我國西南地區的云南、貴州、廣西、四川、西藏,都是多民族省區,共有30多個少數民族生活在這里。因地理環境等因素,這里仍保留著民族的原始特色,有淳樸的民風和獨特的習俗。
獨特酒類
云南街心酒
在云南省元陽縣哈播鄉一帶的哈尼族群眾每當農閑季節,會在寨中較為寬闊的街心大擺“街心酒”,酒席為一百多米長,桌上擺有各類蔬菜和肉食,兩旁設有長條木凳供人坐飲,一般會有上百人來參加。在為期兩天的節日里,“街心酒”從上午十時開始,全寨人便歡聚在一起,男女老幼自愿組合品菜喝酒、敘談祝福。誰家有困難或來年有何新打算,可以在此提出,以便大家互相探討,得到眾人的幫助。
哈尼族悶鍋酒
哈尼族人還在喜慶節日時喝悶鍋酒,悶鍋酒是在甑子里滴成的。在酒宴上招待尊敬的長者和客人,哈尼族人要在其盛滿酒的碗里滴上幾滴悶鍋酒,表示酒源不斷,友誼長存,所以來哈尼族人家做客一定要等主人在酒杯中點上悶鍋酒之后才能舉杯。在街心酒席中老人們會品著悶鍋酒,情不自禁地唱起動聽的酒歌,熱鬧而吉祥。在苗族、傣族、黎族等少數民族還有一種喝“咂酒”的習俗,咂酒是用玉米、青稞、小麥、高梁等和以酒曲存放在自家的壇子里釀成,不蒸餾、不除糟。逢年過節或貴客臨門時,人們會將一大壇子原酒擺在空地中心,一群人繞著壇子圍坐在一起,分別用一根約1.5米長的竹管插到壇子中吸吮。喝“咂酒”時往往一部分人喝酒另一部分人在旁邊唱歌跳舞,以助酒興,一段時間后兩撥人再互換飲酒,十分歡樂。喝“咂酒”時還有人不斷向酒壇中注入清涼的泉水或井水,使壇中的酒永不干涸,直至酒淡人醉。
迎賓酒俗
單是客人入門的迎賓酒,不同民族就有各種的喝法:廣西巴馬瑤族在迎接村寨的客人或十分重要的貴賓時,要設“三關酒”迎客,即主家派人在屋外必經之路上設三道酒關,每經一關須飲酒兩杯,三關之后,方進屋正式宴飲。居住在貴州黔東南的苗族群眾用牛角斟酒迎接客人,他們一般選擇形態美觀的水牛角,用小刀將牛角里外刮光,在表面雕刻花紋圖案,然后涂漆上彩。為了防止客人逃酒,他們用柴火和桌子橫放路上作為路障,當客人來到寨門路障前,穿著華麗的傳統民族服飾的苗家姑娘便舉起牛角酒相敬,有意思的是牛角杯底是尖形的,因而無法放置在桌上,所以客人只能飲盡滿滿一杯酒。如果客人在飲酒前謙遜推讓用手碰觸牛角,殊不知這是犯了寨規,還得再罰酒一杯。廣西紅水河兩岸的瑤族,在客人光臨前,即把一只灌滿酒的酒葫蘆掛在堂屋門背后,待客人將近大門時,即刻斟酒一碗,迎上前去,一手搭在客人肩上,一手遞到客人面前,說:“請飲進門酒。”客人忙說:“我喝干,我喝干。”若逢節日或喜慶,客人喝完酒后,主人還要朝天鳴放鳥槍,向全寨人通報有貴客光臨。
敬酒習俗
各個少數民族同胞們向客人敬酒的方式就更加五花八門了。佤族有民間俗語為:“無酒不成禮,說話不算數。”主人給客人敬酒,必須給在座客人一一敬到,敬酒時,雙手捧竹節酒筒,走到客人面前,躬身將酒筒由自己胸前沉下,再向上送到客人嘴邊。客人雙手把住酒筒,將它推向主人嘴邊,主人喝一口,再次敬給客人,客人一飲而盡。第一個被敬酒的人是在場客人中最被敬重者或最年長者,他接過酒后,以右手無名指蘸出幾滴灑于地,口誦祝詞,表示對主人祖先的敬獻。拒絕阿佤族人的飲酒邀請是不禮貌的表現,喝多少可以量力而行,主人也絕不會勉強。
云南傈僳族在待客時,主人用精致的竹筒斟滿酒后,先往地上倒一點兒,表示敬祖,接著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這是好酒,請客人放心,然后再斟滿其他竹筒,雙手捧到客人面前請客人暢飲。在黎族,人們用自制的山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他們飲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腔斧昂”,是飲酒敘情之意;第二階段叫“痹熬”,按黎族風俗宴席中必要喝醉;第三階段叫“吞卓丘”,即主賓對唱當地民歌。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同胞敬客,先由男主人向客人敬酒,每人必須先喝兩杯,寓意“你是用兩只腳走來的”,這兩杯酒都要一飲而盡,第三杯開始便可隨意。待到一定時候,主人便同姑娘、媳婦們一起上陣,手持酒海(盛酒的土缽)和酒碗站在客人身后以歌敬酒。
苗族人待客還有種喝“轉轉酒”的習俗:“轉轉酒”也稱“團圓酒”,苗族人除了招待賓客,在過節時也會喝,主人先給賓客每人斟半碗酒,傳遞給左邊的人,要求每個人只能用右手接,然后由場中年紀最大的老人先飲,表示尊敬老人。緊接著,按順序每人都飲碗中酒,飲盡后主人接著斟第二碗。這樣,一碗喝完再斟一碗,一輪結束,又起一輪,直到酒醉方休。
在貴州的苗、布依、侗、水等民族,還盛行著待客的“交杯酒”,交杯酒有三種形式:一種是二人各持一杯,相互同時遞到對方嘴邊,并同時飲下;第二種是主客各自舉杯與對方持杯的手臂相挽,再將自己手中的酒同時飲下,取交杯即“交情”、“交心”之意;第三種是在集體的酒宴中,眾人圍坐,各持一碗順同一方向舉起至相鄰客人嘴邊,再同時飲盡,此俗取“心心相印,肝膽相照”之意。水族人待客有一種“肝膽酒”,表示肝膽相照,苦樂與共。他們在殺豬時,一般都把豬膽留下來,用火燒結膽管口之后,和肉一起把膽煮熟。當客人人席,酒過三巡,主人便取出豬膽,剪開管口把膽汁注入酒壺,給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后才輪到主人。當一個人喝完,眾人要高呼以祝酒。酒至高潮時,往往要喝交杯酒,即賓主聯臂舉杯,同時將對方遞來的酒飲下,表示心誠。
當客人準備起程回家時,這里的人們也會用酒來表達對客人告別和依依不舍。苗家人在客人準備起程時,由主人手持酒碗,邊唱邊走,三步一道歌,五步一碗酒,若是貴客離別,主人家會踩銅鼓、吹蘆笙,以此招徠寨中男女老少加入送客隊伍,親自將客人送出寨門。
酒在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中,無論是節日還是宴請賓客,都是不可或缺的,且因民族發展原因,一直保留著最傳統的部分,現已逐漸成為其民族特殊文化的象征。
上一篇:陜西地區婚禮上的酒禮習俗
下一篇:古代酒禮習俗及酒筳佐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