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據媒體報道,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劍南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喬天明已失聯多日。在喬天明任期內,劍南春集團已于2004年完成股權改制,而后又爆發股權紛爭等多后遺癥。
針對上述情況,記者致電劍南春集團,但并未聯系到相關負責人。不過,記者還發現,喬天明之子喬愚旗下公司現成為劍南春集團第三大股東,但該企業已被列入全國企業信用系統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股權改制爆“退股門”
時間回溯到2003年,當年依據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川委發【2002】2號”《關于加快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建立現代制度的意見》相關要求,劍南春集團進行了“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實施戰略性改組”的改制方案。
隨后,綿竹市委常委會經研究,同意采取“由劍南春集團現有領導層作為經營團隊融資控股、職工持股并引入戰略投資伙伴”的方式進行產權改革。2004年該方案正式獲得四川省財政廳批復。最終,劍南春集團國有凈資產為9.29億元(不包含商標等無形資產),并以這一價格為轉讓價。
從劍南春集團的具體股權來看,由喬天明等高管籌建的四川同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盛投資)持股69.54%;由劍南春集團工會代全體員工持股16.47%;戰略投資者四川藍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四川福斯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分別持股8.61%和5.38%
2012年,劍南春集團出現股權紛爭,爆發著名的“退股門”事件。當年8月,劍南春集團頒布的新改革方案而引爆:公司要求2003年改制后持股員工將《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員工信托持股》,更換為《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員工信托持股收益份額證明書》。
一石激起千層浪,職工持股轉為委托投資理財,該方案立即引發了劍南春職工的強烈不滿,股東身份似乎被取消。而后,時任德陽市長陳新有談及“劍南春股權改革爭議”問題時表示,“政府還是按照充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這個角度來做工作。”
最終在相關政府的介入下,劍南春集團決定,2013年7月2日起,按照14.96元(稅前)/1元出資額(1元/股)的對價,回購了絕大部分職工股的股權。
董事長之子喬愚進入
通過梳理,記者發現,喬天明及其子喬愚已先后進入,共同把持著劍南春集團大權。
資料顯示,喬天明出生于1949年,1982年進入劍南春酒廠,歷任劍南春酒廠副廠長、總經理等職務,并于2000年擔任劍南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至今。
經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查詢,記者注意到,同盛投資成立于2003年9月,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其中,喬天明認繳出資額為3280萬元,所占持股比例41%,由此間接持有劍南春集團超過26%的股份。
時間推移至2008年,一家名為“成都鴻美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鴻美投資)悄然進入劍南春集團股東列表!有媒體曾報道,早在2005年,同盛投資就已將其持有的5.38%劍南春集團股份轉讓給了鴻美投資,且有劍南春職工表示,此次轉讓并未通過股東大會的審議。
經記者調查,鴻美投資法定代表人為曾勇,注冊資本僅200萬元,而成都甲乙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乙木投資)認繳金額為60萬元。按圖索驥,甲乙木投資成立于2006年10月,注冊資本同樣為200萬元,其股東為喬愚和周玉瓊,兩者分別出資120萬元及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