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白酒的定制,必須將專業設計、柔性供應(專業設備)、規模入口和系統運營集合起來放到一個垂直平臺上,才能綜合解決目前定制市場上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白酒市場來看,雖然白酒個性定制很“火”,但整體的規模并不大。具體來說,有六個現狀。
第一,定位不清。由于現在很多定制公司和酒企對消費者的屬性定位不清,產品定位也不清楚。目前,定制白酒行業有兩大硬傷,一是沒有可比較的技術標準,所以在沒品牌的情況下就沒有標準,而白酒是精神屬性和社交屬性很強大的品類,品牌很重要;二是消費者電商消費習慣限制。大部分消費者之所以選擇網上購酒,主要還是看產品品牌的性價比,如果沒有這個要點,可能就不會選擇電商。因此,定制白酒的品牌力量大于品質。在這樣的背景下,白酒的精神和社交屬性也會被放大。換句話說,如果在品牌很強大的情況下,人們就有可能忽視品質。定制強調的是個性,是要能拿出來分享的,是在品牌下的定制,所以,定制可以說,就是小眾和高端的。其份額可能熱不起來,是一個非常細分的小眾市場。
第二,大眾需求難以聚合。定制本身就是一個聚合細分的小眾市場,難以滿足低端化、碎片化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其服務綜合成本很高,一個產品的定制,首先需要與客戶進行需求溝通,然后還要做專業設計,定制加工,最后還要做好物流和售后服務等,綜合成本很高,技術表達很復雜,這樣一來,容易吃力不討好。因此低端的、碎片的,個性的定制需求難以為繼。同時,定制需要較大的平臺和較強的資源才能有效聚合成顯著的商業價值。日前酒企自身無法滿足零散的、個性的、區域化的需求,無法進行有效聚合。
第三,團購與定制不是一回事。現在很多企業把定制和團購弄混了,從領導到下而一線業務員其實都在做定制,可是卻難進,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把團購和定制區別開來,它們之間存在客戶沖突、價格沖突、產品沖突。比如普通網購產品本身可以銷售,如果通過定制來做團購,無疑會增加很多程序,同時也會增加客戶的不滿意退貨,甚至有丟失團購客戶的風險,因此,執行層面的業務員也不愿意配合。所以,團購和定制有重大沖突。目前很多酒企是從團購市場挖份額,而不是獨立的市場。找不到消費者的定制到底要什么,沒有形成新的有規模的增量市場,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量和執行業務人員的反對和排斥。此外,定制必須解決可持續性問題。
第四,理念落后。很多人簡單地認為定制是為了直接促進銷售,是團購的工具升級,如果短期銷售規模上不來,企業和組織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實際上,定制不完全是為了銷量,而是為了激活活躍度,這樣對品牌的幫助才比較大。很多企業還沒有想明白定制到底能干什么,有什么益處。
第五,缺乏成熟的運作體系。很多人認為定制就是簡單地買幾個設備,其實不然。現在很多酒企都是利用原有的品牌力和渠道在推進,沒有把定制的個性表達出來,沒有系統運作定制酒的能力。
第六,技術有瓶頸。現在的定制技術無法滿足小批量、碎片化、個性的定制需求,或者即便可以滿足,成本也太高,操作難度大。
以上六個現狀總結起米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消費者不買賬。如何讓消費者買賬呢?有幾個點必須找到。第一,定制不是最敏感的購買決策要素,定制在價格而前很脆弱。第二,需要一個公眾的第三方專業定制平臺。第三,需要專業的系統的成規模的定制入口。第四,需要有專業的設計,要能滿足真正的個性需求和價值增值體驗。第五,要找到“品牌+產品+個性+工藝表現+性價比”的結合點,實現定制產品與旗下主力產品的融合。
綜合來說,做好白酒的定制,必須將、專業設計、柔性供應(專業設備)、規模入口和系統運營集合起來放到一個垂直平臺上,才能綜合解決目前定制市場上存在的問題。總之,白酒定制需要一個有力的垂直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