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廠起源
全州縣在北宋已有釀酒業。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間,其酒課為“五千貫以下”,是個袖珍型產酒區。但從開發程度來說,當時已是西陲要地。兩宋的知名詩人,不少飲過此地佳釀。像黃庭堅、范成大等大詩人,都曾賦有贊酒的詩句,如“集雞斗酒得為鄰”、“桃花如雨暮春酒”等是。
明代的詩人,也步武往賢,留下了一些品酒、飲酒的詩句。顧璘云:“衰遲自愛茱萸酒。”蔣晃則云:“對酒高吟暮不歸。”不過,他們喝的并不是白酒,而是《全州志》中所載的“糯以為酒,與粔敉亦可釀”的這種草莽風味酒。一直到清德宗光緒年(1875-1908)間,全州才從桂林那里習得米香型酒的釀造技術,自此以后,便以制造小曲白酒為大宗,以品質優勝,馳名于西南各地。
1954年時,當地所興建的“全州縣酒廠”,已從事白酒生產,惟質量上均不高,未受世人矚目。1961年,再將收集得來的民間傳統釀酒工藝,加以改進量產,成了旨酒佳釀,乃以全州境內的名勝湘山寺命名,稱之為“全州湘山酒”。1979年再易名為“湘山酒廠”,投產“湘山牌湘山酒”。
主要產品
湘山酒
本酒用優質大米為原料,以純種小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傳統的半固態、半液態發酵法,及土鍋一次蒸餾的傳統工藝釀制而成。成品須經半年以上的陳釀,才能精心勾兌出廠。
品味殊榮
湘山酒屬米香型小曲白酒,酒度為55°酒液晶亮透明,有著特殊蜜香,酒質軟綿純凈,入口甘洌凈爽,醇美帶有余香。有詩贊云:“古釀煮酒數全州,湘山三花今之最。”
本酒出廠不久,立刻嶄露頭角。先于1963年被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名酒。然后在1963年、1979年、1984年及1989年的中國第二、三、四、五屆評酒會上,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及銀質獎章。又在1984年時,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與桂林三花酒同為米香型的酒中獲獎最多者。目前湘山酒以兩廣地區的銷量最廣,已積極開拓海外專場。
上一篇:廣東長樂燒酒業有限公司
下一篇: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