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是不是博若萊新酒帶來的旋風,中國國產酒也開始推出新酒。比如,山西怡園酒莊每年推出的賀年新酒,戎子酒莊推出的鮮酒,2014年張裕推出的醉詩仙也是一款新酒……
為什么大家都開始不約而同要做新酒呢?中國新酒到底應該怎么賣?通過什么渠道賣?賣什么價格?對中國葡萄酒的消費或者對中國國產酒的消費可以帶來什么影響?這些問題對目前尚處萌芽狀態的中國新酒都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國產酒莊推新酒
怡園酒莊應該是眾多知名國產酒莊中做新酒做的最早的,早在2001年末,怡園酒莊就推出了第一款供人們在春節期間飲用的新酒——“慶春”,時隔10年,2011年年末,怡園再次推出新款賀年酒——“桃符”,2013年的“將進酒”,2014年的“短歌行”,以及2015年新推出的賀年新酒——“醉飽高眠”。 怡園酒莊有限公司信息部經理徐志山告訴記者:“我們的新酒是不進行銷售的,每年出廠幾千瓶,送給葡萄酒友作為一個答謝,也是一個分享!
2014年年底,山西戎子酒莊也推出新酒,戎子酒莊總經理王慶偉向記者透露道:“我們提出的是‘鮮酒’概念,一共推出了四款新酒產品,價格在100元左右,目前在山西臨汾、太原等地區可以看到我們的產品。前期上市了大概一萬瓶左右,從目前的市場反饋看還是很不錯的!
寧夏類人首葡萄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青向記者透露:“去年春節我們也推出了新酒,也是沒有上市銷售,送給寧夏的消費者一萬八千瓶酒,在春節的酒桌上喝,從一些消費者反饋的情況看,這款新酒口碑還是很好!
據筆者多方了解,雖然目前全國各大產區只有三四家推出了新酒,但全國大多數酒莊也正在考慮嘗試新酒。
推新酒為哪般?
除了怡園酒莊已經連續幾年推出賀年新酒,其他酒莊都是在2014年推出了新酒的產品。
為何推“新酒”?為什么大家做新酒的步伐又如此一致?
王慶偉說道:“主要是因為目前中國葡萄酒的同質化現象很嚴重。其實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是多樣性的,市場需求非常大。我們推出新酒也是從實際情況出發,短時間消費,突出果香,這樣可以體現原料的價值。”
寧夏立蘭酒莊總經理邵青松認為:“新酒因為不需要橡木桶陳釀,成本低,性價比很高,而且現在的大眾消費者都喜歡果香濃郁型的,易飲的,這種新酒果香味好,顏色艷麗,在包裝上也是有亮點,給消費者的記憶特別好。推新酒是想做差異化的做葡萄酒市場,形成記憶點。但要做新酒得有方向,要提前做很多工作,這里面還有很多技術性的問題,它需要冷凍設備!
山東蓬萊國賓酒莊市場部經理王輝分析道:“我認為第一是由于近年來博若萊新酒節在中國市場的確帶來了一些熱潮,讓消費者對新酒有了一個概念,其次,也是由于葡萄酒消費發生了一些改變,年輕消費群體的轉型,葡萄酒產品正在向輕型化發展,像半干、桃紅、甜酒、起泡酒更容易被人接受,而新酒也是果香比較濃郁,相對于來說比陳釀型的葡萄酒更容易讓人接受一些。”
中國新酒怎么賣?
中國新酒應該怎么賣?通過什么渠道賣?賣什么樣的價格才合適呢?
怡園酒莊推出的賀年新酒目前并沒有上市銷售,僅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做了一些推廣,不過徐志山也向記者透露也在做上市的計劃。
他說道:“因為新酒保存時間有限,當我們要去發售上市的時候,產品、價格、渠道都是我們考慮的問題。從時間上,這個酒不能存放很長時間,所以銷售的周期就比較短,如何讓消費者更快的去知道它,購買它?這需要我們聆聽更多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在真正做產品銷售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幫助,也知道消費者的具體需求到底是什么,在什么地方能買到!
他表示雖然怡園是最早做新酒的,但是還是需要積累一些,新酒的正式上市目前需要慎重!坝袝r候微博、微信很多人轉,但很多都是行業內的人士,常常給我們一些錯覺,到底消費者喜不喜歡我們的酒,如果消費者真得很喜歡并愿意消費我們這個酒,那去上市也是來得及的。”
王慶偉說道:“我們前期來講還是借助一些自媒體,比如官方的微信,新酒是比較時尚的一個東西,簡單、易飲,年輕人會比較喜歡,比較適合年輕人嘗新嘗鮮的一個概念。另外,我們可能會通過節日活動做促銷,讓它可以迅速的出市,因為本身這個酒放的時間不會太長,充分利用傳統節假日春節這個時段,它價格又不高,應該可以拉動市場!
王輝說道:“我覺得還是通過一個噱頭做一個節日營銷,因為新酒大多是元旦節前上市,圣誕節、元旦、情人節、春節等幾個節日放在一起非常適合做節日營銷,而且因為新酒的保質期比較短,會有一個緊促感,買的時候就趕緊喝,很多商家就是圣誕、元旦、情人節搞這種節日營銷,就是渲染這種節日氛圍,新酒關鍵是迎合一種氛圍,渠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可能會在電商渠道興起,但重點還是在營銷手段上!
“像怡園每年推出幾千瓶去送或者分享,比如‘將進酒’,‘短歌行’,都是中國文化的東西,可以加深認同感,把文化的東西傳遞出去,首先有個很響亮的東西,開放一個窗口讓人了解這個企業,也是很好的一種營銷方式,有些新酒推出來讓大家嘗嘗當年這個年份的潛力,還是蠻好的!
深圳市智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惠認為:“新酒應該是在很成熟的市場環境下,渠道控制力特別強的情況下推出,否則會給經營造成很大的壓力。新酒的特點和玩法,與傳統產品之間有很多不同,而且這種需要快速的賣法又需要市場的引導,顯然中國的企業不敢當做戰略核心產品來做。”
而至于價格,行業人士都認為新酒的價格定位不會太高。
“價格定位不會太高,一般應該在100塊錢左右,不適合定價定高,因為也不值這個價格,像博若萊新酒,定價一般都不會超出200元。”王輝說道。
是噱頭還是方向?
新酒的口感體驗都十分符合當下的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那新酒是否是未來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一個方向?
王輝認為,在未來的國產酒當中,新酒會成為一個常規性的酒種,兩年后會有一個大的爆發,它會形成熱潮,但爆發之前肯定還有一個大體量的增長。同時他認為,中國各大酒廠也是這幾年才進入這個葡萄酒領域的,渠道建設很薄弱,新酒是一個保質期很短的酒,如果沒有及時的銷售掉,肯定會影響后面的積極性。
邵青松認為新酒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但不建議大量去做,但是對培養消費者,開拓客戶,是可以借鑒的。
馮青也認為,中國人在喝酒的時候喝的是氛圍,易飲的酒更受歡迎,大眾消費者不需要太復雜的東西,這樣的情況下,新酒就有了一席之地。
“新酒其實屬于葡萄酒正常的范疇,像法國有成熟的博若萊產區,把新酒上市做成了一個儀式感很強的營銷方式,對拓展葡萄酒銷售網絡和推廣葡萄酒還是有好處的,現在很多酒莊推新酒帶有很多宣傳的概念在,就是讓更多的消費者去關注這個,從推廣的角度來說,新酒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徐志山說道。
王慶偉告訴記者:“新酒是一個趨勢,客觀的講每個企業原料都會有區別,有差別的做出來的酒還是有多樣性的,有些原料還是比較適合做鮮酒,我們也是第一年做這個事情,也還是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現在初步定于每年的1月1號發布,根據市場情況和原料情況來決定做不做,如果原料不適合不會強推新酒這個產品!
王德惠認為目前并沒有大力發展新酒的必要,目前更多是作為輔助性的產品。 “新酒的概念是符合中國未來大市場發展中的一個需求,這個趨勢是對的。但現在目前好多企業并沒有把它上升到一個戰略性的高度,只是想在這個時間做個事件營銷而已。博若萊新酒之所以新,一個是因為博若萊是全世界生產佳美最多最好的,佳美是適合做新酒的,我們的是什么品種呢?赤霞珠、霞多麗,這些傳統的品種怎么能釀出新酒呢?品種不一樣,所以這個新酒就變了,另外新酒工藝是一種獨特的工藝,F在中國的新酒還處于一個萌芽,短期內不會成為某些企業的戰略主導。但可以做一個差異化的補充性產品,增加品牌活躍度。”
中國式新酒節?
博若萊新酒節帶來的儀式感,讓其風靡全世界,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該產區葡萄酒的銷售量,想象一下,如果中國的各大優質產區聯合起來,打造一個類似于博若萊新酒節這樣的中國式新酒節,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國葡萄酒的消費尤其是國產葡萄酒的消費呢?
2014年8月,西北農大葡萄酒學院聯合當地政府在西安楊凌已經試辦過一次新酒節。其新酒來源于葡萄酒學院試驗基地的酒,聯合了當地的眾多餐館,以論杯賣的形式直接向食客銷售散裝新酒。一個新酒節下來20噸新酒銷售一空,拉動了當地的休閑旅游。西北農大葡萄酒學院終身榮譽院長李華表示,2015年他們還將在去年的基礎上提升其新酒節運作水平。
長期關注新酒模式的成都市葡萄酒協會秘書長吳忠認為,新酒模式完全可以發揚光大:“首先從產區開展做,吸引消費者在采摘季去喝新酒。這么做對產區政府、酒莊、消費者都有好處。政府可以拉動服務業經濟;酒莊可以多賣酒,增強客戶體驗;消費者眼見為實,對品質放心,而且在產區做新酒節還可以讓葡萄酒文化落地。做到一定規模后,可以裝瓶銷售,比如像法國博若萊那樣空運到全球各地,中國新酒可以空運到全國各地!
一位酒商也指出新酒模式商業化運作的關鍵點:“這種模式要發揚光大必須重構傳統的多層級酒類銷售渠道,用最短的渠道把酒銷售出去。建立廠家直銷或者直接和終端店合作是最佳新酒銷售模式!
王輝認為:“中國新酒的氛圍還沒形成,可能明后年會有變化,各個酒莊可能要接連推新酒,現在國產酒需要一個新的營銷點,但聯合各大產區來做可能不太現實,要看牽頭組織的是誰,目前來說還是各個產區的一個突圍,比如蓬萊產區,也正在考慮是否要做一個面向大眾消費者的新酒節,前期不需要多大的規模,關鍵不在數量,可能幾家酒莊來做就夠了,要傳播出去產區影響力,自然規模就大了!
馮青也認為:“做這種酒節肯定有意義,但要把幾個產區捆綁在一起就像把幾個頭牛往一個繩子上栓,在中國的話,每一個產區有每一個產區的特性,五大產區放在一起很難去演繹中國新酒,特色、風土不一樣,怎么一起做?但是從本產區還是可以做的,產區的抱團精神比較強!
徐志山說道:“現在也有一些媒體或者機構在做新酒節,但是這個酒節到底為誰而辦,是行業內,還是面向大眾消費者?新酒是否可以買得到?在哪個渠道可以買的到?當信息還不完整,還不成熟的時候,還是行業的人在一起做探討,但目前針對消費者去做酒節的時機還不成熟,另外,新酒的概念在酒的分隔上不明顯,還是果味很濃很新鮮,它不能比誰做的好,在口感上它的差別會比較小。”
熟悉法國博若萊新酒的美國ISG國際侍酒師認證課程總裁約瑟夫?米勒說道:“博若來新酒在20年前是非常成功的市場策略, 但現在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并且我不認為法國博若萊新酒節這樣的新酒制度適用于中國新酒,因為中國還沒有和像西方一樣濃郁的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