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酒水專賣店和超市發現,各白酒品牌除了拼價格、拼香型、拼年數、拼包裝外,現在也拼起了容量。甚至一些商超專門為“小酒”開辟專區。也有商超、食雜店、小餐館把小瓶酒擺放在顯眼位置。
15日記者在龍華路一超市發現,酒水專區醒目位置擺放一列各式各樣的小瓶裝白酒,種類十分豐富。不僅有勁酒、紅星二鍋頭、呼倫貝爾、洮兒河、枝江、瀘州老窖、小貴賓郎酒等很多外地品牌的白酒,本地白酒也加入了“小酒”市場的爭奪,如北大倉部優、柔和125、富裕老窖等都有“小成員”。
記者同時發現,“小酒”的檔次也分很多,以紅星二鍋頭為例,既有容量100ml在超市售價4.5元一瓶的56度紅星扁瓶二鍋頭,也有容量150ml售價12元一瓶的紅星43度八年陳釀二鍋頭。市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消費。超市營業員介紹,這些價格親民、分量合適、品種多樣的小瓶酒,簡約、時尚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正在選購“小酒”的小趙告訴記者,“隨著健康飲酒理念的傳播,這些小瓶酒與大瓶白酒相比,便于攜帶,即開即飲,不怕喝不完。”喝好不喝醉,也是他愛買“小酒”的原因。
“從銷售情況來看,容量在125ml左右、10元上下的“小酒”最暢銷。價格實惠的小瓶酒如同化妝品的小樣,用實惠的價格贏得市民喜愛。”某酒莊負責人稱。
在合意大街一家小型飯店內,記者發現小包裝酒占據柜臺半壁江山。店主告訴記者,小瓶酒均價在10元左右,平均每天賣掉30多瓶。“以前店內小瓶酒就二鍋頭一種,現在品牌、香型和樣式都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