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海外紅酒軍團進軍中國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白酒行業。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1.96億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進口總額7.98億美元,同比增長6.1%。盡管此前的“雙反”調查引發短期市場波動,但相關生產商、經銷商均表示進口葡萄酒量價齊升。
正在國內建立首個波爾多標準專業酒窖的伯朗德古堡莊主祝海明近日對記者表示,當前越來越多的中產人群接受紅酒,原因之一在于紅酒酒精濃度低于白酒,容易被更多人所接受。
法國貝豪家族葡萄酒釀酒專家雅歌·貝豪在接受記者越洋電話采訪時指出,中國近五年來在紅酒文化的熏陶下,不少人的飲酒習慣從白酒變為紅酒,這意味著中國的紅酒市場非常廣闊,相信有能力與白酒抗衡。
白酒行業每年的銷售額在4500億元左右,紅酒每年的銷售額在500億元左右,盡管紅酒占領了一些市場,但并未影響到白酒的發展。
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企業跨界涉足白酒有可能加劇白酒行業產能過剩,加快行業洗牌。
除已停牌的*ST賢成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沱牌舍得、酒鬼酒、古井貢酒這五家白酒類上市公司,很湊巧地占據了今年跌幅榜前五位的“寶座”。
從今年年初到上周五收盤,山西汾酒全年累跌56.24%位居跌幅榜榜首,洋河股份下跌52.06%居其次,沱牌舍得累跌50.67%,酒鬼酒下跌50.55%,古井貢酒下跌46.3%。
實際上,無論是高端白酒還是三線白酒,今年以來表現都非常黯淡。通達信數據顯示,今年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股價全部下挫,今年以來截至上周五累計跌幅最小的是青青稞酒,跌幅為15.63%。啤酒行業的表現則遠遠好于白酒。通達信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上周五,8只啤酒股中有6只錄得漲幅。盡管漲幅比不上中青寶等妖股,但青島啤酒上漲33.07%,蘭州黃河上漲31.5%,這足以讓白酒股的投資者羨慕嫉妒恨。錄得下跌的為惠泉啤酒和西藏發展,跌幅分別為0.49%和8.9%。
也許是市場已經習慣了白酒行業的持續低迷,酒鬼酒于10月11日發布今年第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三季度虧損872萬~1372萬元,這是酒鬼酒四年來再次出現的單季度虧損,該股當日反而上漲了1.67%。此前8月31日貴州茅臺發布半年報,業績慘淡致股價當日跌停。
已發布三季報預告的還有洋河股份,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的凈利潤變動幅度在-10%~10%之間,沱牌舍得預計前三季度的凈利潤跌幅為80%~100%。
多企業跨界投資白酒
近日,娃哈哈集團公司和貴州省仁懷市政府簽署了白酒戰略投資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娃哈哈一期將投資150億元,入駐仁懷市白酒工業園區,參與仁懷市中小型醬香酒生產企業優化整合。
此外,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與瀘州市合江縣政府正式簽署合江縣10萬噸白酒基地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約120億元,總占地約5000畝,主要包括年產10萬噸白酒、碼頭、酒莊和健康養生中心等四個項目。順鑫農業于9月24日發布公告稱,擬募資不超過17.43億元,其大部分將用于公司白酒相應項目的投入。據公開信息顯示,聯想、維維集團等企業也正在逐步涉足白酒行業。
深圳醉之仙酒業公司董事長易立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白酒的產量已經過剩,其它的行業跨界進入會令白酒產量更加過剩,這些企業只是看到了白酒曾經很能賺錢,但是沒有考慮到在生產、運輸、銷售過程中支付成本,這很不利于白酒行業的發展。
中醬酒業集團董事長唐文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認為,多家企業跨行業涉足白酒,是行業里新一輪的洗牌。整個白酒行業當前正處于調整階段,這也是各個行業都會經歷的,只是時機和觸發點不同,其他行業尤其是龍頭企業的介入,給予了白酒企業整合、調整、洗牌的機會。
白酒業內人士信心十足
盡管白酒行業今年的表現低迷,但是不少業內人士對白酒的未來信心滿滿。記者近日在走訪調查中遇到了接近茅臺的業內人士,他們對記者講了個故事—貴州茅臺生產的是醬香型白酒,這種酒的生產工藝與濃香型白酒不同,酒體中保存的易揮發物質少,對人體的刺激小。“事實就是這樣,貴州茅臺酒廠那么多員工幾十年如一日在酒廠中就如泡在酒壇子里一樣,每天都要嘗酒。如果說飲酒傷身,我們這些員工每年體檢結果顯示,所有人的肝臟和其它器官都沒問題,都很健康。”
上述人士介紹,這也是為什么茅臺酒打出“國酒茅臺,喝出健康來”口號的原因,更是業內看好茅臺酒以及其它醬香型白酒未來前景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