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01.94億元,這是洋河股份半年報中交出的成績單。要知道,2010年洋河全年的成績才只有76.19億元;2011年營業收入勁增67%,達到127.41億元,年營業首次突破100億元,而僅僅過了5年,在“白酒寒冬”還沒有過去的情況下,洋河就取得了半年過百億的佳績。
“洋河最值得學習的是產品”
很多人提到洋河的時候,都會說營銷。其實,洋河最值得學習的是產品。每個酒廠都對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而自身對于“好”的標準,與消費者所能體驗的“好”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洋河堅持做產品創新,消費者體驗上的“綿柔”,入口以及飲用舒適才是最大的標準。一位業內同行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在安徽馬鞍山調研,第一次喝到海之藍,3個人喝了3瓶,大大超出原有酒量。那頓午餐,喝洋河帶來了極深的印象,就是沒有“負擔感”。用業內人士的話講,這是洋河產品最大的創新之處。
五糧液原董事長王國春也曾經提到,洋河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產品。他說“濃香型八大名酒之一的洋河當初為什么差點倒閉,而走綿柔型路線后又是怎樣崛起的?其實,還是由于消費者在改變,市場需求在改變。產品時銷和適合口感是產品營銷的基礎的。”
而之后,洋河的產品創新繼續沿著消費者需求走,推出了“健康”概念的“微分子”、“雙溝攸清”。業內也對此十分關注,因為這都是在給消費者飲用白酒“減輕負擔”。
在人們的印象里,很少有經常喝白酒的人說,“這酒好喝”,而是說,這酒“好”。“好”與“好喝”之間有著很大的差異,在生活中,人們經常用“好喝”形容非酒精類飲料。“好”的標準對烈酒來說,特別是高劑量飲用的白酒來說,更重要的是“無負擔”。
換句話說,正是人們對生活質量及健康的追求,為洋河帶來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現如今洋河已經成為中國銷量最高的白酒,其品牌影響力也已穩居行業一線,創造了中國白酒發展的現代神話。
“網民滿意度第一”的白酒品牌
2013年以來,盡管白酒進入了寒冬期,但作為國內白酒企業的新樣本,洋河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在白酒行業中率先從寒冬期走向復蘇。今年7月,茅臺公司內部提出,“茅臺要向洋河學習”,要“深入學、用心學、真正學”,“要學習洋河的‘善于求新求變求突破’的精髓和本質”。同業在學洋河,也表明業界對洋河成就的高度認同。
在產品成為市場主流的同時,洋河的品牌影響與日俱增,成為不斷釋放業績的助推器。今年年初,中國消費者報社與工信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網絡輿情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中國白酒品牌網民滿意度前40強名單》,洋河以絕對的優勢成為“網民滿意度第一”的白酒品牌。
無獨有偶,在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的“2016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排行榜中,洋河位列世界第7位、中國第2位。
在白酒市場上,高端市場是最能反映品牌影響力的。據了解,作為洋河高端酒的代表,夢之藍已經成為高端市場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成為“高端人群偏愛的高端酒”。特別是在洋河的大本營江蘇,隨著消費升級,夢之藍成為消費主流的趨勢明顯。
洋河的“強”已成為共識,包括茅臺在內的很多企業都開始將洋河作為“樣本”來研究。當然,洋河的成功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這幾點,其中秋的“瓶瓶有紅包”、尋找天之藍等活動,也值得業內人士研究。
上一篇:沱牌舍得900升白酒順利出口加拿大
下一篇:2016瀘州老窖挑戰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