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19家白酒上市公司先后發布了2016年度半年報,共實現營業總收入683.7億元,同比增長12.28%;凈利潤200.8億元,同比增長12.49%。
業內分析認為,此輪白酒企業業績普遍增長,標志著白酒行業的整體復蘇,部分企業經過艱難的產業和戰略調整,率先突圍。而酒類市場的集中度也進一步提高,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高端酒品牌集中度提升
2016年上半年,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三家酒企的營收均超過了百億元,分別為181.7億元、132.5億元和101.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8.02億元、38.86億元和34.23億元,遠超其他酒企。
這三家白酒龍頭企業營收總和占全部19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60.8%;三家公司的凈利潤總和占19家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近80%。
此外,瀘州老窖的高檔酒表現也較為搶眼。2015年,瀘州老窖高檔酒營收為15.42億元,而僅在今年上半年,其高檔酒營收就猛增195%至17.04億元,超過2015年相關收入。業內分析認為,國窖1573的銷售成績已恢復至歷史最高點。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茅臺在本輪白酒行業調整和復蘇中最為受益。高檔酒市場經過調整后已完成洗牌,茅臺在高端酒中的市場占有率得到鞏固并超過50%,未來優勢會不斷擴大。五糧液與洋河股份的二三名之爭同樣引人矚目,而中高端白酒銷售是這些企業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白酒專家鐵犁分析認為,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酒企業績的進一步增長,是白酒市場更加集中的表現。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則認為,此輪品牌集中趨勢主要集中在高端白酒領域,但整體行業不會太明顯,“做酒的利潤空間很大,無論大、中、小酒廠都有生存空間和能力,使得整個行業的集中度很難加速。”
戰略調整更精準親民
今年以來,眾多酒企加快了戰略調整步伐。今世緣酒提出“今世緣喜慶+”戰略;山西汾酒進一步向市場化方向改革;西鳳酒在鳳香型白酒之外,通過改變濃香型產品外觀標識強化主品牌形象,同時推出了中國首款女性專屬情感酒“花伴”及健康白酒綠豆大曲;茅臺也明確了“培養壯大醬香型白酒消費群體,提升醬香系列酒貢獻度”的方針。
“高端酒的戰略調整為控量保價,中檔酒更集中地做細分市場,而小酒企則重打防御戰。”朱丹蓬說,不同酒企和品牌根據不同的市場定位來制定自身發展戰略,但從整體上看,所有酒企都將更加親民,精準對接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體,并將此作為戰略調整重點。
中低端酒仍面臨考驗
隨著今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普遍實現盈利,外界出現“白酒行業再次迎來快速增長”的預期。業內專家則認為,看似增長迅速的白酒市場,實則仍處于剛剛走出低迷的緩慢恢復階段。
白酒專家蔡學飛分析,目前的業績增長更多是靠規模性酒企轉身資本市場和強勢的品牌、資金實力硬堆積起來的。從趨勢上看,整個白酒市場今年相對平穩,相比過去鼎盛時期仍處于低迷狀態。
蔡學飛認為,目前全國白酒市場并沒有出現大幅度提升,加之電子商務發展很快,加快了部分傳統渠道的萎縮。國泰君安在研報中也指出,隨著白酒行業分化成長,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將逐漸消亡。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此次酒企業績增長迅速源于經銷商、分銷商及終端三級庫存的填充,而實際上的終端銷售尚未實現同步增長。
朱丹蓬預期,今年下半年的白酒市場,特別是高端酒的銷量會有更好表現。“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的漲價也會帶動整體體量的上升和消費意愿的提升,但中低檔酒仍會面臨比較嚴峻的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