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白酒行業遭遇寒冬,一方面受政策影響原有銷售生態已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爆出塑化劑“丑聞”等,讓消費者的選擇變得更加謹慎,但在這時,老酒收藏卻有著較高的熱度,溫暖了整個白酒行業的寒冷。
老酒收藏為何“熱”
在白酒收藏領域,大部分人都是沖著這樣的財富效應而來的。早在幾年前,知名廠商在推出高端收藏白酒之時,就將產品背后物以稀為貴的收藏價值重點突出。雖沒有上面所說那樣的名貴酒品,但在相對優質的內容與精心制作的外包裝等獨特內容吸引下,以及高端白酒近來也有意放下身段走向民間,使得部分消費者收藏熱情有所提升。
另外,則是有一批專業白酒收藏人士,這部分人群收藏需求更為高端,能進入這部分收藏家收藏名單的多是些極其珍貴和稀有的名品。見諸報端的一些白酒收藏家,其藏品多關注年代較為久遠,特別是解放初期或民國時期的白酒;多集中在一些老字號品牌,如茅臺等多是眾多白酒收藏家們爭相收藏的對象;多將白酒收藏與白酒文化等融合,在很多收藏家看來,白酒收藏品背后的白酒文化更具價值,一些“親歷”重要白酒文化事件的收藏品,其身價絕對是不可限量。
商家投其所好
在收藏白酒時,對白酒的要求頗為嚴格。據悉,收藏白酒要注意度數,50度以上為高度酒,高度酒一般都是純糧食釀造,更適合收藏。除度數以外,白酒香型也與收藏有很大關聯。收藏主要應以醬香和濃香為主,因為這兩種香型覆蓋大部分名酒。從年代上劃分,一般來說,新中國成立后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老酒最具收藏價值,那時期正值計劃經濟,各酒廠并非以經濟效益為主,甚至在生產上不考慮產量、不計成本,反而成就了好酒。另外,有專家建議,收藏成套或特殊概念酒更有價值,收藏白酒和集郵很相近,既講究成套,又講究特殊意義,特殊年份、特殊意義、特殊事件、專供、特供、出口等因素,都是收藏白酒需要注意的概念。
按照上述要求來看,符合標準的藏品價值連城,但值得收藏的精品實在是為數有限。面對存在的市場需求,知名白酒廠商推出收藏產品時都力求別出心裁。如茅臺推出的茅臺熊貓酒,其價值和品位在包裝、酒品上都有著強烈體現。資料顯示,熊貓酒取景德鎮皇瓷的乾隆粉彩天球瓶酒樽,瓶口沿描金,金色深沉,繪有茅臺標志性的飛天女神圖案,也彰顯其血統正宗;器型碩大周正、胎質厚重,瓶身一側繪有兩只國寶大熊貓,精工細繪配以浮雕的表現手法更是讓畫面栩栩如生;另一側繪有故宮天壇正景,和球頂上的鎏金祥云圖案遙相呼應,寓意吉祥如意。熊貓酒源自茅臺50年典藏佳釀,有著標志性經典醬香型酒的酒香。
梳理公開資料發現,知名白酒企業在收藏類產品上,一直保持著濃厚興趣,推出的產品也是對方尋求創新、創意。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五糧液則借勢推出收藏級新品——戎威大閱兵紀念酒。此前公司曾推出不少大事件紀念酒,為自己產品增加文化價值。這種借助重大事件推出相關收藏產品的做法已成為白酒市場一大看點。消費者也認為與重大事件聯系在一起的產品,在日后收藏歲月中,能不時回味產品背后的歷史價值。
收藏能否撐起整個白酒行業
在白酒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有收藏型產品一點暖意,讓白酒行業看到轉型發展的可能。事實上,早在白酒行業經歷黃金時代顯露出后繼乏力之時,行業內企業就在尋求持續發展的新支撐力量。其時,白酒產品平民化和高端產品轉型收藏,是行業突圍的兩個重要方向。但時至今日,白酒走向親民消費的努力已有部分成效,高端產品轉型收藏也讓部分產品火了一把。
但收藏是否能在維護白酒高端品位的同時扭轉行業不利形勢?在目前看來,在收藏端需求刺激下,需要做的工作、等待的時機還很多。當前現實情況是,隨著高端白酒業進入寒冬,收藏酒這一被寄予升值厚望的品類也受到牽連。在市場整體不景氣中,高端收藏型白酒也不得不面臨打折出售等命運。
另外,在收藏需求端,消費者對收藏類白酒的“心理期望”正在多元化和高標準。在采訪中發現,此前一些高端白酒的收藏價值營銷,被認為是仍顯粗線條,需進一步挖掘。“除一些特別珍貴的產品外,發展到今天,市場上其實并不缺少可用于收藏的白酒產品,甚至可以說已出現供大于求情況,再加上一些產品同質化嚴重、進入價格競爭惡性循環等問題,很多白酒名品、名牌離收藏的距離越來越遠。”白酒收藏人士認為。他建議,在白酒希望拓展收藏市場過程中,不妨多借助產品差異化、營銷新型化等方法。“產品定位可以繼續細化,既然定位高端,那么幾十幾百瓶的個性化產品也可涉及;產品訴求需更巧妙傳達,既然要拓寬市場,那么覆蓋面更廣、傳播更快的創新營銷方式也應大膽嘗試”。
這樣看老酒收藏似乎成了白酒行業的“救命稻草”,但事實上,在如今白酒行業整體頹勢的情況下,老酒收藏想要力挽狂瀾,撐起整個白酒行業的大局還是十分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