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培松(1906-1969年),又名金柏卿,東陽后岑山人。1926年6月在東陽學新制第二屆畢業。1927年9月考入勞動大學化學系學習,并且榮獲獎學金。1931年7月畢業,在我國早先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所工作。1934年任國立中央工業實驗所釀造試驗室主任,并兼任四川教育學院和重慶大學教授。1932年任國立中央大學農科院助教。1944年8月至1947年3月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留學深造,并以優異的成績獲碩士學位。
金培松從小熱愛讀書,參加勞動,善于思考。在勞動一天之后,經常孤身一人到河塘邊或山坡上悄悄讀書。由于他頑強好學的精神,父母不忍心讓他輟學,只好省吃儉用,供他讀書。他在校期間,生活雖然非常艱苦,但他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為了幾百種菌種不落于侵略者手中,孤身將這些菌種隱藏搶救出來,為此受到當時國民黨政府頒發的“勝利勛章”。在美國深造期間,金培松在學術上就已有所創見,國外出版的一本《微生物學》書中,曾多次引用金氏研究的成果,并且有許多學術報告在科學界刊物上發表。當時祖國科技事業非常落后,中華民族遭難,金培松為了振興中華,放棄了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謝絕國外同行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投身于科學研究事業。
解放后,金培松在黨的關懷和領導下,積極從事發酵科學的研究,對“麻膠發酵菌”、“發酵法制葡萄糖酸鈣”、“右旋糖酐(人造代血漿)”、“檸檬酸發酵研究及中間工廠的試制”、“酵母生產技術的改進實驗”,“抗菌素方面的選育菌種”等研究都有突出貢獻。他還培養和收藏了幾百種菌種,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并在20世紀50年代和他的同行一起對“金霉素”、“青霉素”和“鏈霉素”等生產菌種的選育進行了研究。他們的匯報論文,曾在刊物上發表過。另外,金培松對我國民族特產:“醬油”、“醋”、“黃酒和燒酒”、“味精”、“腐乳”、“飴糖和醬色”、“蚊煙香”等也做了研究。他曾被復旦大學(化學系)、同濟大學(化學系)、滬江大學、無錫輕工業學院、蘇州輕工業學院等高等院校聘請講授專業課程。在1954年,金培松研究的“發酵法制造葡萄糖酸鈣”研制成功,由山東新華制藥廠生產,每年生產幾百噸,為我國節省幾百萬元外匯(因為過去都靠外國進口供應)。為此在1955年初,得到該廠贈送的錦旗。1963年9月,他被山西省輕工化學研究所聘請任汾酒專題指導老師。1964年2月5日,被中國輕工業部部長李燭塵親自聘任為高等工業學校發酵工業專業課程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1966年4月1日,被第一輕工業部聘任為發酵工業科技圖書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還曾被輕工業部聘請到上海華光啤酒廠、上海啤酒廠、上海味精廠、上海釀造廠、上海酵母廠、上海梅林罐頭廠指導工作。他是中國微生物協會第二、第三屆理事。
1958年由于祖國的需要,金培松開始從事教育工作。他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治學嚴謹,對待青年教師和學生,總是循循善誘,熱心關懷,精心培養。由于工作出色,成績顯著,曾多次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多次參加全國科技規劃會議,并且多次受到周思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他高興地對總理說:“我要把我的有生之年,全部貢獻給偉大祖國和人民”。金培松不僅僅這樣說,而且也這樣做了。
正當金培松有作為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金培松這樣一個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著名科學家,被莫名其妙地強加上“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壟斷科學”、“中統特務”三頂可怕的大黑帽,長期被關進“牛棚”,多次在天津各大學和工廠批斗、游街,并慘遭毒打。在醫師已給他出具病假證明時,仍不放過他,使他在肉體和精神上受到嚴重摧殘。但是,他仍念念不忘自己還沒寫完的書。他總是說:“活著的時間不長了,唯一的希望就是想使發酵行業更上一層樓,能讓我把這一行業的有些經驗、方法整理出來,使它更為系統化,這就是我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我必須抓緊時間來整編。”金培松生前,曾留給他的子女們一封沒有寄出的信,信中寫道:“……你們的每次來信,總是有人先拆開看過后,再給我的,好在你們都沒有說錯話。他們說我是‘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可我完全是為了國家的發酵工業研究,談不上有什么‘反動’。他們說我‘壟斷科學’,可我把我所知道的東西都教給了學生,研究的成果都獻給了祖國,特別是‘發酵法制造葡萄糖酸鈣’的研制成功,為國家節省了幾百萬元的外匯,還有其他項目的科研成果等,怎可說我是‘壟斷’呢?他們說我是‘特務’,我因為不愿意讓幾百種菌種落在侵略者手中,所以將菌種攜藏起來,為此才受國民黨頒發的‘勝利勛章’,可我確確實實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壞事,我是不怕的。解放初,陳毅任上海市市長時知道,周恩來總理接見我時也知道,我的情況全部都對黨組織交代清楚了。所以,這三頂大帽戴在我頭上,我確實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犯有大‘罪’!他們讓我交代問題,經常打我,我的腦袋整天昏沉沉的,身體不如以前了……。我想我所做的一點成果,如果沒有功勞,也應該有一點苦勞吧!肉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打擊,瑞和、瑞芳、瑞祥你說,我怎么會沒有委屈和冤枉呢?……你們自己在外面,各方面都要好好做人……”在“文革”所謂的“攻心會”上,他終于被“四人幫”一伙整得昏倒在會場上……”當家屬親人從各地趕到時,他已經全身癱瘓了。他蘇醒后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求他的子女勤儉節約,并囑咐子女把他多年來省吃儉用而購置的、在我國微生物方面很有價值的2600多冊科技書籍,全部獻給天津輕工業學院圖書館。最后金培松含著極大的痛苦和冤恨,于1969年6月7日告別了人世。
1978年12月25日,黨和人民為含冤九泉之下的著名科學家金培松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他的骨灰安放儀式在天津烈士陵園隆重舉行。中共天津市委主要領導人參加主祭和主持追悼會。中國微生物學會、輕工業部、各大專院校領導,教育界和國內知名專家及他生前好友、學生、親屬等都參加了追悼會,送了花圈。后又在金培松家鄉東陽后岑山為他立了紀念碑。1986年5月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科學家辭典》第5冊里刊有金培松的相片和科研成果介紹。另外,在《中國科學技術人物字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物詞典》均有說明和介紹。
《釀造工業》正中書局出版;
《食品工業》正中書局出版;
《微生物學》1961年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
《發酵工業分析》1962年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
《工業發酵》1963年9月北京輕工業學院出版;
大學教材講義約60多萬字:《應用微生物學》、《釀造工藝學》、《發酵工藝學》等;
《醬油制造》、《醋的做法》、《腐乳制造成》、《黃酒和燒酒制造做》、《味粉的做法》、《做飴糖和醬色》、《做蚊煙香》。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