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天價老酒頻出,與老酒收藏這一市場尚處于市場成長階段密切相關。按現代市場生命周期理論,市場生命周期由四個不同的階段所組成:興起、成長、成熟及衰退。隨著玉石、家具、字畫、藝術品、錢幣郵品、茶葉等收藏市場進入成熟期或衰退期,老酒行業異軍突起,正式進入了成長期。
近幾年,老酒的單瓶拍賣價格屢創奇跡,從幾萬、幾十萬元檔躍升至百萬元級,甚至還出現了千萬級的單瓶成交額。一方面是由于拍品的確稀缺,有市場需求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不乏廠家和游資的背后炒作。
2008年至今,第一,從數字上可以看出,老酒收藏市場不僅在單價上屢創新高,總量上也有年均30%以上的增長;第二,老酒收藏行業特點和市場規律逐漸顯現,買賣雙方群體逐漸明朗;第三,老酒評估、老酒拍賣、甚至老酒貯藏等專業機構進入市場;第四,產品品種及競爭者數量增多,市場進入門檻逐步增高。以上四點,標志著老酒收藏市場已由市場興起期進入了市場成長期。
1996年份是老酒收藏圈的一個分水嶺。1996年之前生產的高度酒約定俗成地被認為是值得收藏的陳釀。其原因在于,1996年以前,我國的白酒生產尚未全面市場化,各級國營酒廠還依照傳統工藝,以純糧釀酒。由于產量有限,因此相比現在工藝更地道、質量更有保障。1996年后,這些國營酒廠紛紛轉制,改為機械化生產,雖然不少廠家也推出了各種高端品牌或年份酒,但由于產量巨大、成分不透明,難以獲得藏家認可。因此年份便成為了老酒鑒定的第一個標簽,往往越是年頭久遠的老酒,就具有越高的價值。
而老酒收藏市場成長期的特點,表現在資金量和價格上,就是大量資金的涌入、價不驚人死不休;表現在買賣雙方上,就是千舟競渡、新晉新貴層出不窮;表現在行業規范上,就是價值發現規律不明、行業標準不清、拍賣及評估等市場專業機構魚龍混雜。
相比股市、樓市以萬億計的大盤子,中國文化藝術類拍賣市場還是一個小眾群體,2011年576.2億元的成交量已經是歷史最好成績了(2012年預計400億左右)。而國內多年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所沉淀在市場中的游資以及無孔不入的境外熱錢,在尋求保值增值時均不約而同地選擇文化藝術品收藏作為重要的突破口。這也使得除了古董、中國書畫之外,陳年老酒甚至茶葉等日常消費品的收藏市場市場也出現了全線的繁榮。
上一篇:老茅臺酒怎么看年份
下一篇:老酒收藏中常說的品相一般是指哪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