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復制的自然環境和獨特的釀造工藝,成就了國酒茅臺獨一無二的味道,但也使茅臺酒的產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一直以來都無法大幅提高產量。也正因此,茅臺局作為收藏品有極大的價值空間,很多在市場上流通極少的老茅臺酒,其歷史文化價值,已經遠遠超越了它的飲用價值。
一:20世紀40年代“飛鷹牌”賴茅
20世紀40年代,茅臺酒包裝改為柱型瓶,而且瓶身上也出現了具有現代商標意義的 “賴茅”商標。說到賴茅,就不能不提到新中國成立前釀造茅臺酒的三家燒房。“飛鷹牌”賴茅是“三大燒房”時期流傳的名酒產物,堪稱茅臺酒之源,因時間太早,目前存世量極少。
二:1953年仁懷酒廠“工農牌”茅臺酒標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對茅臺鎮得三家私營作坊進行了公司合營改造,于1952年正式成立地方國營茅臺酒廠,合并后的酒廠統一改用“工農牌”的酒標。酒標的上端為工農攜手的圖案,左右兩邊均裝飾有波浪形線條,中間印有“貴州茅臺酒”的名稱,下端印有“貴州省地方國營仁懷酒廠出品”字樣。當年,地方食品工業部還投資了十億元(折合人民幣10萬元),致力于發展茅臺酒生產。全國人民及港澳臺同胞還來函紛稱茅臺酒為“祖國之光”。此酒酒標富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三:1956年內銷繁體"貴"土陶瓶"茅臺
毫無疑問,繁體”貴“土陶瓶茅臺酒是整個茅臺收藏系列中非常頂尖的產品,它代表了那個年代的文化與輝煌,珍貴價值無可復制。
四:1959年外銷白瓷瓶飄帶”五星牌“茅臺
除了紅飄帶是此酒的特色之外,此瓶還采用透明的塑模封口、紅色塑料蓋頂的軟木塞,從此茅臺便依靠新穎的包裝在外銷市場脫穎而出,意味超乎尋常。
五:1965年內銷黃釉高頸土陶瓶“五星牌”茅臺
此酒存世量極少,瓶頸較之前的略高,瓶體采用黃釉,細膩有光澤,這個時期由于茅臺酒出現虧損,所以產量暴跌,導致這個時期茅臺酒極為稀少,收藏難度很大。
每一瓶茅臺酒都經歷了至少五年的歲月,因此口味自然是酒中極品,但是同時稀缺性也決定了其價值,每個時期的茅臺酒更是映襯出那個時期的文化歷史,已不單單只是“酒”的形體,而是文化的承載。
上一篇:老酒收藏價值定位依據
下一篇:老酒收藏的入門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