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黃是一種礦物,是一種含砷的硫化物,顏色從鮮黃到偏紅都有,但以黃色居多,所以稱為雄黃。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炮制的白酒或黃酒。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每到端午節,人們有啜飲、噴灑、涂抹雄黃酒的習俗,但到了現在,很多人則將“黃酒”替換了“雄黃酒”,雖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實質確是相距甚遠。
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作解毒劑、殺蟲藥,于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雄黃是一種含砷的化學物質,本身具有毒性,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黃酒涂在孩子的頭上、身上也不可取。
從科學的角度,雄黃酒需要謹慎對待,而黃酒則有益于人體健康。
黃酒其實是種米酒,與白酒不同的是,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種類的黃酒顏色亦呈現出不同的米色、黃褐色或紅棕色。
黃酒中含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機酸和氨基酸。中醫上,黃酒可以做藥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上一篇:紅酒有助于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一篇:孩子喝酒到底有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