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顯,漢族,男,浙江紹興人,1937年4月出生,大專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杭州同福泰釀造廠黃酒車間管理員,杭州市專賣事業公司秘書,杭州酒廠秘書、工會副主席、車間主任、技術科科長、總工辦主任等職。退休后任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一、二、三屆副秘書長。國家級黃酒評酒委員,國家級果露酒評酒委員。1959年杭州市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工作者。
陳靖顯生于黃酒之鄉的紹興東浦鎮,抗日戰爭前,東浦鎮號稱三千住灶,而釀造黃酒的作坊、釀戶有上百家。建于1743年的云集酒坊(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前身)就在他的近鄰,云集酒坊主人周清所生產的黃酒,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舉行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的賽會上奪得了金獎。東浦鎮不僅酒香很濃,文化氛圍也很好。陳靖顯就讀的熱誠小學是辛亥革命烈士徐錫麟創辦的。紹興名人輩出。魯迅、秋瑾、徐錫麟成了他幼年崇拜的偶像,這造就了他立志高遠,要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創造業績的志向。
陳靖顯在紹興熱誠小學畢業后,就來到杭州市,在同福泰釀造廠黃酒車間任管理員,一面讀工人業余中學,一面在杭州市專賣事業公司的指導下,兼做化驗工作。1956年國家實行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他調至杭州市食品雜貨公司,后又隨釀酒行業調至杭州市專賣公司。1958年6月成立杭州西湖酒廠,他到廠工作,并在業余大學學習。直至在杭州酒廠退休,歷時46年,一直沒有離開釀酒行業。
1、推動黃酒技術協作活動
1962年在浙江省糧食廳的領導下,成立浙江省釀酒技術協作組,杭州酒廠被推選為組長廠。接著又分地區成立技術協作組,在杭州酒廠又當上了杭州地區技術協作組組長。這樣省市兩級釀酒技術協作組的具體組織工作,就落到陳靖顯身上。他負責每年黃酒釀季開始前進行的酒藥和淋飯酒母質量互查,試釀情況互查。春節后要進行酒醅發酵情況互查。把握壓榨時機,每年要組織1~2次經驗交流會,酒質互評會。聘請教授、專家講課等,會議期間還要及時總結經驗,寫成會議紀要,以指導黃酒行業生產技術及企業管理的發展。同時,還組織幾家廠聯合搞試驗,試驗獲得成果后,組織推廣。此外,還主編《浙江釀酒通訊》,共出刊35期。
2、建立黃酒新工藝(機械化生產)理論體系
黃酒行業一直沿用原始的手工方式進行生產,勞動強度很大,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1978年杭州酒廠吸取了同業的一些改革成果,組織以潘法根工程師為首的黃酒全程機械化生產的試驗。陳靖顯參與了該項試驗工作。于1981年建成了立式布局全程機械化生產黃酒的車間,規模為年產黃酒12000噸。陳靖顯撰寫了該科研項目總結報告,通過了輕工業部組織的鑒定。1986年輕工業部組織編寫輕工業技工培訓教材——《黃酒生產工藝》,其中第7章“新工藝黃酒的釀造”由陳靖顯編寫,詳細介紹并論述了工藝流程、機械設備、工藝操作方法。提供了一整套工藝參數和設備參數,解決了黃酒新工藝釀造的基本理論和生產實踐問題,為黃酒新工藝釀造奠定了理論基礎。成為大專院校和輕工設計院最初的范本。
生在酒鄉、長在酒廠的陳靖顯,“熟知酒味”。1962年以后,從事浙江省和杭州地區的技術協作活動,每次廠際互查和協作會議總是有品酒、評酒的內容,不僅切磋釀酒技藝,也交流評酒心得,他認真聽取老廠長、老師傅的心得體會。當時紹興東風酒廠魯吉生廠長、東浦的王學明師傅、溫州的張識津廠長都是評黃酒行家,陳靖顯從這批老前輩中學到很多知識。1978年輕工業部決定以考評的方式錄取全國評酒委員。1979年4月,浙江省輕工業廳在紹興組織評酒員的選拔工作,通過訓練和測試,陳靖顯被推薦參加在湖北襄樊舉行的全國評酒委員考評會議,并以黃酒組第一名的成績被輕工業部聘請為全國評酒委員。之后多次參加全國黃酒評酒會。
為了總結經驗,他編寫了黃酒評酒方面論文和評酒培訓教材,其中《如何具體評價黃酒》一文,發表于《釀酒》雜志1984年第1期,是國內第一篇黃酒品評的論文,以后又編寫了《評酒指南》一書,作為浙江省標準計量局舉辦評酒員培訓班的教材。這些著作,初創了黃酒品評的理論知識基礎。
黃酒勾兌是將不同年份、不同風味的原酒進行組合和調整,勾兌出各具風格的、不同檔次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陳靖顯曾在同福泰釀造廠門市部工作過,看“拼酒”先生的操作,學到了一些本領。1961-1962年我國經濟遭到困難,上級號召生產高價酒,他和杭州酒廠的同事們勾兌出了“蜜玫瑰”、“誼樂酒”等產品,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并在浙江省義烏縣舉行的全省釀酒技術協作會上進行推廣。1972年參加研制調香白酒工作,陳靖顯憑著細致入微的感官分辨能力,和同事們一起調出了風格突出,酒味綿和的產品,定名為“香曲燒”,年銷量達到4000噸,在20世紀80年代初,還一度占領了山東市場。由此可見,他的勾兌功力不同凡響了。1996年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要舉辦“黃酒品評與勾兌”培訓班,他負責黃酒勾兌章節講義的編寫工作,這是國內第一部黃酒勾兌著作問世,為黃酒勾兌奠定了理論基礎。
杭州酒廠是一家綜合性酒廠,20世紀80年代是該廠全盛時代,1986年杭州酒廠年度利潤額超過紹興三家大廠之和。其中果露酒的利潤占全廠利潤50%,陳靖顯當時任瓶裝車間(主要生產果露酒)的技術主任,先后研制出人參酒、青梅酒、紫竹玉佛酒,杭州竹葉青酒、人參皇漿酒、可可糯米酒、雙寶酒、曲院風荷酒、杭州曲酒、浙江料酒等產品,特別是杭州竹葉青酒的工藝改進和質量提高下了很多功夫,在全國果露酒評酒會議上,質量僅次于山西竹葉青和湖北園林青金獎產品,銷量直線上升。一度進入了臺灣島,成為浙江省知名產品,也是企業盈利的拳頭產品。
1985年5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在青島舉辦全國配制酒(后改名為果露酒)評酒委員考試,陳靖顯以優異成績,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聘為國家配制酒評酒委員。2004年5月18日,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果露酒專家技術委員會在上海成立,陳靖顯入選為專家委員。
1981年,陳靖顯任全國黃酒技術協作組秘書長,配合組長廠紹興釀酒總公司經理李家壽組織了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協作會議。1993年,籌組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友剛任分會理事長,成淑芝任常務副理事長,李家壽任秘書長,陳靖顯任副秘書長,第二、三屆連任副秘書長。
陳靖顯在副秘書長任內,配合秘書長李家壽和沈振昌工作,承擔了分會文件、總結材料的起草工作,負責技術服務工作。兼任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后,他組織行業產品質量檢評;進行第六屆、第七屆國家級黃酒評委的培訓考試;進行黃酒品評與勾兌人員的培訓;進行黃酒釀造工高級技師、技師的培訓;配合有關部門修訂黃酒標準;參與QB/T2745-2005年烹飪黃酒標準起草工作;編寫《中國釀酒工業年鑒(黃酒篇)》;起草《黃酒釀造工》國家職業標準;以建議人身份,編寫國家新工種“黃酒釀造師”和“黃酒品評師”材料;開展技術服務等工作,成為黃酒分會主要的干事人之一。
目前,雖然陳靖顯年事已高,但仍在為黃酒事業奮斗。
歷任第三、四、五屆國家級黃酒評酒委員,第六、七屆國家級黃酒評委考核專家組成員,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黃酒分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又任第四、五、六屆國家級果露酒評酒委員,并任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果露酒分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
(一)書(合著)
《黃酒生產工藝》(輕工業出版社1988年6月);《評酒指南》(浙江省標準局1988年);《中國飲食大辭典》(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黃酒品評與勾兌》(黃酒分會1996年10月);《中國酒事大典》(華夏出版社2002年1月);《國家職業標準——黃酒釀造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2003年5月);《黃酒釀造工藝》(黃酒分會2004年9月);《輕工行業標準——烹飪黃酒OB/T2745-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中國黃酒》(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二)論文
《年產一萬二千噸黃酒大罐發酵概說》、《如何具體評價黃酒質量》、《當前我省白酒質量若干問題》、《我省白酒質量急待提高》、《黃酒勾兌技術起源》、《新工藝釀造黃酒》、《黃酒品種與基本成份》、《論黃酒中氨基酸態氮的相關因素》、《輕工業部露酒企業生產觀狀調查報告》、《黃酒產品標準管理之我見》、《名牌戰略與Cl》、《黃酒與中國文化》、《以黃酒為酒基的桂花酒品評》、《黃酒標準的發展與規范問題》、《黃酒勾兌》、《黃酒陳釀的現狀與展望》,《寫在黃酒國家標準修訂之前》、《中國黃酒紀事》、《黃酒欣賞》。
新產品設計獎:有雙寶酒、人參皇漿酒等;
優質產品獎(產品創優):有桂花酒、杭州竹葉青等。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