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瓷,是將畫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種釉上彩瓷。它盛于雍正、乾隆年間,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制,解運至京后,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如意館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康熙朝琺瑯彩瓷器多以藍、黃、紫紅、松石綠等色為地,以各色琺瑯料描繪各種花卉紋,其色彩、繪畫、款式皆同于當時的銅胎畫琺瑯。
近年,有不少琺瑯彩珍品在拍賣會上一鳴驚人;有些成交價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可見,琺瑯彩確實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2002年5月,香港蘇富比公司拍賣了一只清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碗,最終以700萬港幣成交(約合人民幣742萬元)。2006年11月,著名收藏家張宗憲先生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在香港由佳士德拍賣公司拍賣,約以1.51億港元成交。1985年5月此碗曾在香港蘇富比上拍,成交價為110萬港幣,短短二十年的時間,價格就翻了130多倍。
尋常百姓想要收藏皇家級的琺瑯彩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琺瑯工藝已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工藝品制作中,雖然不及古董般有歷史價值,但也不乏精品。在近日的糖酒盛會上,由中國白酒高端品牌五糧液推出的藍地琺瑯彩收藏酒一舉博得了眾人的眼球。人們料想不到如此考究的琺瑯工藝會被制作成承酒的酒器。其藍地著色凝重、濃郁;大朵牡丹圖案象征著和諧盛世、國泰安康;金線勾描的連枝紋整齊排列,柔美、雋永,整體造型雍容華貴。當這款五糧液盛世尊禮藍地琺瑯彩收藏酒呈現在人們面前時,很多人疑惑它究竟是酒,還是一件藝術品?
上一篇:柜臺上的葡萄酒不適宜收藏
下一篇:白酒收藏利潤和風險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