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馬邑白蘭地是法國最早的蒸餾酒(可以直澤為“生命之水”)。根據史料記載,第一滴“生命之水”大約是在1411年又或是1441年被蒸餾出來的。這樣算來,雅馬邑白蘭地的起源要比干邑白蘭地早了兩百多年,因此雅馬邑當仁不讓,可以說是干邑的老前輩了。
不僅如此,雅馬邑地區還有這樣一種說法:
相傳,雅馬邑地區是法國國王“查理七世”母親的出生地,而查理七世出生后沒多久,他的媽媽就讓他喝了一口白蘭地和大蒜汁,以此來判斷這個孩子的生命力和智慧,她相信白蘭地可以給查理帶來智慧,而大蒜可以給他足夠的力量和勇氣。查理七世出生于1403年2月,這祥算來,雅馬邑所產的蒸餾酒至少在1400年前后就已經存在了。況且,法國歷史上的查理七世與“雅馬邑”還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
查理七世是法國瓦盧瓦王朝的一位國王,1422年~1461年在位。在歷史上被稱為“勝利者”,又稱為“忠于職守的查理”。他即位時正值英法“百年戰爭”。其父查理六世去世之后,英國人宣布英王亨利六世為法國國王,查理七世為了光復自己的國土,就組織力量與英國軍隊抗衡。當時卡斯克尼地區的“雅馬邑派”為查理七世提供了支持,他們向查理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向他們提供雅馬邑的“生命之水”用來犒賞三軍。結果在1453年,查理終于贏得了百年戰爭的勝利。傳說并不是捕風捉影,它充分說明了雅馬邑白蘭地久遠的歷史。
出產雅馬邑白蘭地的卡斯克尼地區早在羅馬時代就已經開始栽種葡萄并釀造葡萄酒了。公元6世紀時,法蘭克國王克羅維的寵臣海爾曼被分封在今天的卡斯克尼地區,海爾曼的名字在拉丁語里是“Arminius”,音譯是“阿米尼尤斯”。可是這個稱呼有些拗口,當地善于插科打諢的卡斯克尼人就干脆稱他為“雅馬邑”,時間長了,“雅馬邑”就成了這個地區的代名詞。公元10世紀的時候,法國有個公爵在這個地方以“雅馬邑公爵”的名稱受封,從那之后,“雅馬邑”這個名字就開始載人了法國的皇家地理學辭典。
最初的雅馬邑白蘭地不是用來作為飲料,而是用在醫療上的,特別是用于宮廷醫療。當時,藥劑師選用上等的白葡萄酒,然后對其進行蒸餾,于是就產生了“生命之水”。
值得一提的是,拿破侖對雅馬邑白蘭地是情有獨鐘的。當他第一次品嘗到這種美酒的時候,馬上就被它的粗獷、豪放、潑辣的品質所征服,覺得該酒的風姿、氣度和韻味絕對不在干邑之下,就立刻下令:嚴厲禁止全國的葡萄酒商人將雅馬邑白蘭地向外國出口。他所給出的理由是:“干邑白蘭地已經讓外國人得到了巨大的滿足和無盡的享受,雅馬邑白蘭地應該留給自己的國人享用!”拿破侖在被反法同盟擊敗后流放到圣赫勒拿島的途中,竟然還沒有忘記出高價搜羅幾瓶雅馬邑白蘭地,帶在自己的身邊。
1909年5月25日,法國行政當局把盛產雅馬邑白蘭地的卡斯克尼地區限定為熱爾省的以下三個區域:下雅馬邑、特那勒茲和上雅馬邑。
1936年8月6日,法國政府通過法律強制性地把上述三個地區列為雅馬邑白蘭地法定命名產區,同時還公布了人選法定命名產區的基本條件。
依據法令的規定,只有白玉霓、高瓏芭、瘋狂的白美人這三個品種的葡萄才能用來釀造“雅馬邑”品牌的白蘭地。
這幾種葡萄的特點是較低的含糖率,酸度非常高,而且成熟期較晚,有極強的抗病性。再加上當地氣候涼爽,每年收獲葡萄的時候,其糖度通常只達到18%或是19%左右。由于葡萄中的糖分少,要想將原酒的酒精濃度提高,那就需要投入比釀造普通葡萄酒更大量的葡萄;葡萄的使用量比較大,葡萄本身酸度又比較高,所以原酒的酸味極其濃郁,因此用這樣的白葡萄原料所釀造出來的白蘭地的味道當然是不一般了。
白蘭地酒廠通常用字母來區別白蘭地的品質:
其中,E代表Especial(特別的),F則代表Fine(較好的),V代表Very(很好的),O代表Old(老的),P代表Pale(酒色蒼老的),S代表Superior(高級的),X代表Extra(超級的)。因此,我們經常能在各種白蘭地的酒標上看見下面的字母組合,其含義分別是:
“X.O”表示“陳年的”(Extra Old);
“V.S.O.P”表示“非常高級而且酒色蒼老的”(Very Superior Old Pale);
“Reserve”表示“珍藏的”;
“V.S”表示“非常高級的”(Very Superior)
此外,雅馬邑白蘭地按照AOC原產地命名監控委員會的規定,可以分為以下品級:三星級的最低,要求陳年不少于2年;“V.S.O.P”的要求陳年不少于5年;“X.O”和“Napoleon”不少于6年。除此之外,法語中的“HorsdAge”則表示“超陳年的”,要求貯存期不少于10年,并且還要把相應的葡萄收獲年份標注在酒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