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開良,1933年9月24日出生,貴州省仁懷市大壩鎮人,高級經濟師。1952年參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仁懷縣茅臺區委秘書、仁懷縣財經委秘書、仁懷縣王商科副科長、仨悔縣服務局副局長、縣人委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仁懷縣委辦公塞副主任、主任、仁懷縣中樞區委書記、懷仁縣人大代表、中共懷仁縣黨代表、懷仁縣副縣長,茅臺酒廠廠長。
當選兩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委員,貴州省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貴州省國際商會委員,貴州省知識經濟促進會顧問,貴州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榮獲貴州省優秀企業家和全國優秀企業家最高獎——全球獎,榮獲貴州省黨建工作先進獎、全國政治思想工作創新獎、全國工會工作先進獎等榮譽以及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全國企業管理大師等稱號。享受國務院津貼。1998年退休。
隨著中美《上海公報》的簽署,隨著周恩來和尼克松兩位巨人用茅臺酒碰杯,茅臺酒的芳名在國際上廣為傳播,茅臺酒的訂購貨量與日俱增,茅臺酒供不應求。但是,茅臺酒廠的狀況,卻與其國際形象相差甚遠。1915年,茅臺酒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酒廠卻一直持續著傳統的手工作坊式生產,到20世紀70年代,雖然有所擴大,但其廠房破舊擁擠,生產設施簡陋,管理原始落后,信息閉塞,環境臟亂,工人勞動強度大。
為滿足國際國內市場的需要,大力推進國酒事業的發展,貴州省委決定物色一個德才兼備、同地方政府關系密切的干部到茅臺酒廠去充實和加強領導班子。鄒開良被相中了。從那以后,他的命運就和茅臺酒廠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到1977年,茅臺酒廠的虧損已持續了16個年頭。1978年省工業廳給茅臺酒廠下了“最后通牒”:茅臺酒廠必須扭轉虧損局面。在此之前,省委調整了廠領導班子。新環境使鄒開良的治廠才華第一次走出虧損泥潭,產量突破7噸大關,實現利潤6.5萬元。數字雖小,可這是連續虧損16年后的第一次贏利。1980年,鄒開良升任茅臺酒廠廠長,這一年茅臺酒廠上繳利潤72.4萬元,以后年年增長,到1983年年上繳利潤達250.6萬元。
1985年初,茅臺酒廠面臨一場嚴峻的考驗。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中、高檔酒一時走俏,赤水河畔一下子冒出近百家小酒廠,他們紛紛高薪聘請茅臺酒廠的酒師,呼啦啦約四分之一的酒師離開了企業,剩下的人中有的還悄悄在外兼職。而此時的茅臺酒廠雖然名氣很大,但職工待遇低,福利差,不少人還住在漏雨的油毛氈蓋頂的房子里。人心渙散,一線工人有的請病假,有的不請假也外出,全場勞動紀律松弛,服務質量下降,職工思想出現混亂。到三月份,共欠產104噸,比上年同期減產103噸,茅臺酒生產受到嚴重威脅。
在此危難之際,鄒開良再次受命擔任茅臺酒廠廠長、黨委書記和擴建工程指揮長,執掌“三軍”帥印。鄒開良帶領新的領導班子,一個車間一個車間去聽取意見,一個班組一個班組去做調查,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和掌握的情況,認真分析人心渙散的原因。很快,理清了狀況制定了對策:從加強職工的思想教育人手,整頓生產秩序,加強全員管理,狠抓服務,搞好職工福利,力扭生產頹勢。
天道酬勤。1985年全年茅臺酒生產,不但彌補了年初的缺口,還超產66噸,上繳利潤576.99萬元,在上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這年,茅臺酒榮獲了巴黎國際美食及旅游委員會頒發的國際商品“金桂葉”獎——這是茅臺酒建國后榮獲的第一個國際金獎。
茅臺酒在鄒開良的率領下,抓住、抓緊“七五”計劃、“八五”計劃的大好時機,乘改革勁風,靠先進技術與企業管理升級,重塑企業形象。他深知茅臺酒質量的重要性,決不蠻來。他和各方面科技人員經過反復研究科學分析,得出技術改造和采用先進設備不會影響質量的結論后開始大干。檢測設備,提高檢測手段。”長期存釀”、“精心勾兌”的傳統工藝,已由完全的人工管理逐漸轉變為科學化、現代化管理,把理化檢測與感官品嘗緊密結合,確保茅臺酒質量的穩步上升。1994年,茅臺酒一次性通過了長城(天津)質量認證中心審核認定,取得了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到1995年,累計實現利稅12.3億元,為國家創匯近億元。資產總值由1951年的10萬元增加到15億多元,增長超過1.5萬倍;茅臺酒產量從建廠時的75噸發展到4000多噸,增長55倍多;職工年人均收入1990年以前不到三千元,1995年已逾萬元。茅臺酒廠繼1987年獲貴州先進企業、國家二級企業;1991年跨入國家一級企業后,1994年又獲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并升格為國家特大型企業;1995年第五十屆中國統計大會上獲“中國酒業大王”的稱號,并連續獲得按利稅總額排序的“中國飲料行業十強企業”、“中國脊梁”五百家企業、“中國最優五百強企業”等殊榮。茅臺酒從建國到1995年已12次榮獲國際金獎(均是鄒開良主持全面工作期間所得),在國家歷屆白酒評比中均名列榜首,連續獲得酒類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第一名”、“費者購物首選優質產品”、“消費者滿意產品”、“中國白酒王中王”等稱號。
鄒開良和他的班子,總是適時地向全廠提出奮斗目標的激勵口號。他們先后提出“我愛茅臺、為國爭光”的企業精神;“一品為主,多品開發;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一廠多制,全面發展”的發展戰略;“以質量求生生存,求效益,求發展”的指導思想;“以質求存,以人為本,繼承創新”的管理思想;“質量是本,營銷是根”的經營思想;“永保一流產品,爭刨一流管理,實現一流效益,建設一流風貌”的目標;“自出難題,自找麻煩,自討苦吃,自加壓力”的“四自”精神。
1985年,是茅臺酒廠求輝煌發展之始。這一年,中央派海軍副司令員周仁杰將軍來茅臺酒廠視察,聽了匯報后,將茅臺酒廠的改革方案反映到國務院,為茅臺酒爭得了發展的優惠條件。鄒開良要的政策是:茅臺酒廠完成國家計劃任務后多余的部分,由茅臺酒廠自主掌管,直接進入市場,換取資金。
1989年,鄒開良和茅臺酒廠又經受了一場嚴峻的考驗。一向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茅臺酒,由于國家緊縮銀根,加上體制的改革,商業部、外貿部不再統購包銷按計劃生產茅臺酒了,茅臺酒廠倉庫爆滿,流通受阻,資金嚴重匱乏。為此,他向領導部門爭取了經營權,花大力氣開拓市場,拓寬原料、能源和資金渠道。以他和幾位廠領導為首的促銷隊伍,日夜兼程奔赴全國各地,在北京、上海、廣州和一些沿海城市建立了21個茅臺酒銷售點,采取保價銷售策略,讓各經銷商的利潤得到保證。同時,向上力爭外銷權,開辟自銷出口的外貿新渠道,使產品打入蘇聯、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這一年,茅臺酒廠銷售突破了一億元大關,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效益。
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鄒開良及時組織領導班子進行認真的討論,統一思想,本著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精神,制定了“一品為主,多品開發;一業為主,多種經營;一廠多制,全面發展;產、供、銷,內、外貿,旅游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思想。在此思想指導下,他們先后開發了貴州醇、茅臺威士忌、茅臺女兒王酒等新品種;與香港、新加坡和國內外有關公司合作興辦了一批企業,在廣州、深圳、珠海、海南、上海、廈門、貴陽等地建立了26家公司;在完成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1200噸填平補齊工程,第七個五年計劃期間800噸擴改建工程的基礎上,又在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上馬2000噸的擴改建工程。并果斷地采取“人退我進”的戰略,保證了2000噸擴改建工程的順利進行和茅臺酒的產銷兩旺。
1989年,美國一家公司按其當局規定,提出用500毫升規格代替五百克規格的茅臺酒包裝,否則酒就不能進入美國市場。鄒開良立即布置生產部門改革包裝。誰料此項工程剛進行,這家公司又要求改500毫升為375毫升包裝,而且只訂440箱。大家都覺得這是賠本的買賣,鄒開良卻認為先拿下市場,在創造利潤不遲。事情的結局卻正如鄒開良所料,1990年這家公司訂了4400箱茅臺酒,1991年增加到5000箱,今天茅臺人回頭看,無不為鄒開良的高瞻遠矚叫絕稱奇。
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鄒開良身體力行,努力發揮職工的智慧和潛能,提高職工的思想素質,培養職工主人翁精神。他1980年提出了“要發財,首先發人才”的口號;1985年又提出了“以人為本”的人才戰略。他始終堅持抓生產從思想政治工作入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從生產實際出發。把職工情緒視為第一信號,把人的工作作為第一道工序,真正做到企業的管理以人為中心,始之于人,形成了有“茅臺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辦法。
對于職工,首先讓他們知道追求符合廠子發展的目標,鼓勵并促使職工成才。除正面教育,適時地用振奮人心的口號激勵職工外,還加強職工政治理論的學習,堅持不懈地抓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學習。另外,就是為職工辦實事。鄒開良認為,關心職工生活是無聲的思想政治工作。廠里先后建了40多棟職工住房,使人均住房從1987年的3.4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的20多平方米;提高職工福利,每年都組織人力到外地調購優質大米、面粉、水果、飲料等發給職工;要求廠里各級領導、職工生病、婚嫁、喪事必須到訪,及時送去組織的溫暖。這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廠興者我功,廠衰是我過”的主人翁精神大大發揚。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著眼其特點,揚長避短,則能使之,使智者近其謀,勇者竭其力,信者效其忠”,這是鄒開良開發人才、使用人才的指導思想。因此,茅臺酒形成了剛柔相濟,各有特色,互為補充的團結戰斗的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在工作中,鄒開良注意開發培養有實踐經驗的年輕干部。先后投資200多萬元,選送一批中層干部,管理人員和職工到省內外大中專院校深造,以自辦職校、業余黨校等各種形式對在職人員進行政治、文化、專業技術、業務技能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鄒開良,他沒有耀眼的文憑,全憑自己的“三學”(無一事不學、無一時不學、無一處不學)精神,在實踐中摔打、錘煉、升華自己,靠堅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人生追求去完善、豐富自己,為國酒事業的輝煌獻上自己全部精力。
1973年調到貴州茅臺酒廠工作,先后任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常委、副廠長、廠黨委副書記、廠長、書記(正廳級),茅臺酒廠第七個五年計劃、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擴改建工程指揮長。
1997年任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同時擔任中共貴州省第六屆、第七屆黨代表,貴州第七屆,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員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委員,全國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貴州省企業家協會、貴州省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酒文化協會副理事長。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