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山,1960年5月出生,吉林人,1978年10月考入大連輕工學院發酵工程專業,1982年7月畢業,并獲工程學士,同年考入該院研究生,1985年2月工程碩士畢業后,留校工作,任講師、教研室主任,1989年10月被國家和單位選派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啤酒與制麥工藝研究分院深造,1997年6月獲德國柏株工業大學博士學位,1997年6月任職于德國柏林釀造科學院,1998年2月加入法國歐麥公司,主管中國分廠質量控制部及科研與發展部,2000年10月受聘于英博雙鹿啤酒集團公司(原溫州金獅啤酒集團),主管新產品開發與質量技術,現任集團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主任。浙江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啤酒工業技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八方友”。一直以來,這都是劉中山向往的一種人生修為。2000年10月,他毅然選擇離開了家鄉大連來到溫州創業。從此,在溫州多了一位國內唯一留德歸國的啤酒釀造博士,同時溫州人也擁有了自己最喜愛的本土啤酒品牌。
1985年劉中山于大連輕工學院獲工程碩士學位后,留校工作,任講師、教研室主任,并成為發酵系技術攻堅力量的主力。在“天然載體固定化酵母在啤酒生產中的應用”的課題研究中,劉中山始終緊跟世界的潮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技術經驗。劉中山在這個課題中充分借鑒研究的前沿成果,終于在國內率先實現天然載體的固定化,使啤酒的主發酵時間從原來的7天減至2天,這一應用性極強的技術使啤酒生產工藝有了極大的提高,對啤酒酒質產生重要影響。為此大連輕工業學院拿出1萬元的專利申請和保護費,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劉中山名聲鵲起。
1989年10月,劉中山被國家和單位選派到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啤酒與制麥工藝研究分院深造。在著名教授卡爾·瓦克鮑爾指導下,經劉中山本人的刻苦鉆研,先后在德國兩大啤酒廠中試科研項目“再生過濾介質在啤酒生產中的應用”及“酵母純種連續培養”工作三年,其中在過濾介質再生方法及化學穩定性兩個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其結果不僅具有極大的理論價值,更具有極高的實際應用價值(因專利保密,故未能發表研究論文),后轉攻博士學位,瓦克鮑爾對他非常信任,放手讓其大膽地去干。他首次將過濾方程應用于可壓縮介質纖維素過濾動態的研究,使該項目取得非同尋常的成功。
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情系為祖國1997年6月,完成博士學位后,劉中山受聘于德國柏林釀造科學研究院(VLB),主管新型啤酒過濾介質的開發及超濾動態研究。盡管此時,劉中山過著德國中上階層的生活,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情系為祖國。所以,當他后來供職的法國歐麥公司要派員前往中國分廠——保定歐麥八達麥芽有限公司工作時,劉中山主動請纓,貫通中西文化的劉中山,成為“歐麥”中國公司主要管理者的理想人選,他被任命為該公司在中國分廠的副總經理,主管質量控制部和科研與發展部。在此階段,為了幫助客戶解決啤酒釀造中的技術難題,劉中山跑遍了中國大多數啤酒廠,掌握了中國啤酒生產現狀的第一手材料。命運的改變來自一次次選擇,而選擇機會亦只垂青于那些有所準備的人,劉中山的勤奮為自己的選擇機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0年10月,劉中山加入英博雙鹿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原金獅啤酒集團有限公司),主管新產品開發與質量技術工作,擔任集團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主任。
劉中山到任伊始,便親自從制定原料標準到采購原材料質量把關,從工藝參數的確定到中試期間不斷調整,事無巨細都親自把握。憑借其精湛的啤酒技術知識及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和他帶領下的技術中心在2001年初即開發出雙鹿10.5度新干啤,產品一經推出,便以其特有的“淡爽”口感征服了顧客,受到極大歡迎。該產品的成功開發與上市,確保了集團公司在溫州和金華地區,普通啤酒高達88%的市場占有率,銷量從2001年的28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42萬噸,至2005年底,該產品5年間共創利稅11.3億元。
隨后他又相繼開發出雙鹿清爽型啤酒(雙鹿純清)、白瓶新鮮代啤酒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產品,其中雙鹿清爽型啤酒(雙鹿純清、雁蕩山清爽型)于2002年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并獲得溫州市2002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其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中低溫快速糖化工藝填補國內空白。2003年雙鹿白瓶新鮮代啤酒又成功上市,該產品于2004年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并獲得溫州市2005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在2006年度舉行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上,“只用第一道麥汁”釀制而成的雙鹿純清啤酒榮獲MDND ESELECTON酒類銀獎。目前雙鹿純清已成為浙江中西部市場的主打品牌產品,截止2005年底共已銷售12.5萬噸,銷售收入突破4.1億元,利稅達1.05億。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一著名國際品牌啤酒在溫州高檔市場一統天下的局面,突破70%的市場占有率,實現了雙鹿人多年的夢想。正是這些新產品的及時開發,使集團公司成為溫州第一上稅大戶,浙江省行業內產銷、利稅等六項指標連續七年第一。
“搞技術研發不僅要為當前的生產經營服務,還必須為將來打算”。劉中山常常告誡身邊的技術人員。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他不僅以自己過硬的技術幫助公司在生產上更勝一籌,更時時為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考慮。他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啤酒研發當中,在提高啤酒非生物穩定性新方法研究上,也取得重大突破,用物理吸附法取代了化學試劑法,該技術簡單、易行、可靠、安全,是英博雙鹿啤酒集團有限公司有史以來第一次具有自己知識產權的釀造技術,已獲中國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號:CN1635072A),為企業創造了巨大利潤。
為丁更好地利用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科技資源、國內外的先進科技成果,盡快提高技術中心的研發能力,劉中山帶領技術中心于2002年7月與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發酵工程學院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體系,他根據集團技術與新產品開發需要,并站在世界釀造科研的前沿,提出了世界性合作科研課題:“基于菌種層面的純生啤酒泡沫穩定性技術研究”,雙方商定在雙鹿啤酒集團技術中心建立博士生工作站,劉中山被聘為浙江大學客座教授,與浙江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發表多篇文章。2005年培育出能提高純生啤酒泡沫穩定性的蛋白酶缺陷型啤酒菌種,并進行小試和中試,各項性能指標都達到了優良,目前已應用在雙鹿純生啤酒的生產上。
在他的帶領下,技術中心于2001年12月通過溫州市級技術中心認定,2003年9月又順利升格為浙江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啤酒行業唯一一家省級技術中心),正是由于劉中山對英博啤酒集團的貢獻和業績以及多年的造詣,“擊敗”了韓國和日本同行,讓英博集團比利時總部決定把亞太地區的科技研發中心設在中國溫州雙鹿集團。2004年11月劉中山獲“全國釀酒行業百名先進個人”及“中國啤酒工業技術委員會委員”。2005年集團公司主導產品“雙鹿”啤酒獲得了中國名牌產品的稱號,這是浙江省啤酒界唯一的中國名牌產品。
經過幾年的溫州生活,劉中山已經融入這座城市。在這里,他有朋友,有親人,也有著自己的事業和追求。同時,他對英博雙鹿啤酒集團,對溫州這座城市所做的卓越貢獻讓溫州市政府把“溫州市百佳市民”、“溫州市科技拔尖人才”、“溫州市新世紀551工程人才”等眾多榮譽稱號送給他,最近又被浙江省政府評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這些讓他多了一份喜悅,但更多的還是一份動力與責任。
“雙鹿10度新于啤的開發”項目組長,2001年獲“全國啤酒新品優質獎”:“雙鹿清爽型啤酒開發”項目組長,浙江省級新產品項目,2002年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獲溫州市2002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2006年度舉行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上,雙鹿純清啤酒榮獲MDND ESELECTON酒類銀獎。
“雙鹿白瓶新鮮代啤酒研發”項目組長,浙江省級新產品項目,2004年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
“提高啤酒非生物穩定性的方法”項目組長,已獲中國專利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公開號:CN1635072A,公開日:2005.7.6)。
1988年,獨立完成的課題“天然載體快速釀造啤酒技術”獲原輕工業部“金龍騰飛獎”,并成功轉讓十二家國內啤酒公司。
《甜菜糖廠三廢處理及綜合利用》中兩章的編寫(高等學校教材,1990.10)(第四章:利用廢蜜生產酒精,第五章:利用廢蜜釀造白酒);
《Untersuchungen ü ber das Verhaten zellulose haltiger Filterhilfsmittel fü r den Einsatz bei der Bierfiltration》,1997,D83/FB15 Nr.095;
《啤酒泡沫蛋白的電泳分離及其與酵母蛋白酶A的關系》:“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5,VOL,13,No.5;
《Purification of yeast proteinase A fresh beerits specificity on foam protei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Technology,2005.40:835(SCI 收錄)。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