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太(王元泰),男,漢族,江蘇省靖江市人,1938年出生。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正處調研員。
1960-1962年,王元太在微生物所學習,進修期間,正值原輕工業部組織茅臺和汾酒試點前夕,使他有機會在相關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參與了茅臺酒和汾酒大曲的微生物分類的鑒定工作。工作中,使他對茅臺酒、汾酒釀造的主要特征性微生物,如紅曲霉菌,產酯酵母(主要是漢遜酵母).芽孢桿菌等對形成名酒風味特征的微生物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上述工作為茅臺和汾酒試點的微生物分離、鑒定,及其各種微生物在汾酒釀造過程中的消長規律的探討,奠定了良好基礎。如方心芳先生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就已提出的茅臺大曲是以耐高溫茅孢桿菌為主的細菌曲的理論,對今天的醬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都有重大的指導實踐意義。在方心芳先生的領導下,北京微生物所首先建立了產生乙酸乙酯的異形漢遜酵母,AS2300的模式菌株,然后在全國釀酒行業掀起了推廣生香酵母釀酒熱。汾酒試點自1964年開始,1965年結束,當今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為汾酒的香型和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這年秦老先生確定了汾酒的主體香氣為乙醇乙酯,同時微生物組的工作,用紙上層析方法確定了異形漢遜酵母的主要代謝產物除乙醇以外是乙酸乙酯,在麥芽汁中發酵48-56小時,其乙酸乙酯是8克/升以上。從汾酒大曲中分離的漢遜酵母,部分菌株已編入《中國菌種目錄》-書,如AS2.641、AS2.642(輕工業出版社,1983年版294頁)。汾酒試點結束后,從大曲和酒中分離出數百株微生物,主要是根霉、毛霉、犁頭霉,曲霉,紅曲霉,擬內孢霉、釀酒酵母、漢遜酵母、乳酸菌、醋酸菌、芽孢桿菌等。為鞏固汾酒試點成果,原汾酒試點微生物組,在秦含章老先生的建議下,將分離菌株進行菌種有效活性測定,將試點測定的活性較高的有效菌株共11株,在原祁縣酒廠進行純種培養,制造麩曲酒母,混合使用,代替大曲,釀制優質清香型白酒。該工藝又稱多種微生物麩曲酒母,最初應用于代替大曲,降低成本,制造的香醇,用酒精串蒸,得新工藝白酒,時稱“六曲酒”。70年代后,用該香醇直接蒸酒,特稱“六曲香”。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該多微工藝已在全省20余個酒廠推廣應用,使麩曲白酒比較接近大曲酒的質量水平。1979年,“六曲香”在全國第三屆評酒會上獲國家優質酒銀獎稱號,并邊續蟬聯數屆,同年獲輕工部酒類質量大賽金獎直至本世紀被北京紅星集團收購,其中“六曲香”以無形資產600萬元買斷。20世紀80年代初,王元太先后在省內和華北地區舉辦了多次白酒釀造微生物技術培訓班,編寫了培訓講義,為使熱季出酒率不掉排,在候馬市酒廠推廣AS3·4309糖花菌釀酒,保持全月、全年標糧出酒率(以65度白酒汁)保持在50%以上,夏季淀粉出酒率亦能達75%以上,并將大醅比操作法推廣到全省、華北等各地,曾獲原輕工部多次通報表揚,山西的原糧出酒率居全國領先水平。
1985年以后主要在山西省食品工業研究所工作,由于國家科研體制改革,重點解決科研和生產相結合的問題,先后對“六曲香”酒廠進行擴建改造,對多微麩曲酒母培養實行微機監控,并先后參與對白酒、黃酒、果酒、飲料、紅棗等農產品進行了工藝加工和設計,獲得了各種優秀設計獎、科技進步獎等。1998年退休后,受聘于省內各酒廠,在原渾源酒廠(恒山老白干),應縣酒廠(梨花春集團)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在天波酒業的工作,初步實現了可以在異地釀造清香型名酒的愿望,該廠的清香型大曲厚酒和調味酒暢銷全國各地,特別是清香型調香調味酒的應用,引起酒界的重視。1991年12月被原輕工業部評審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6年獲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山西省勞模證書,并獲得了五一勞動獎章。
1955年江蘇省揚州財經學校畢業,分派到山西省運城鎮(縣級)人民政府工作;1956年考入山西農業大學;1960年畢業,直接受山西生物研究所委派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工業微生物研究室進修兩年;1962年回山西生物研究所;1963-1964年調山西省輕工化學工業研究所;
1964-1965年參加愿輕工業部組織的汾酒試點;1965-1978年在杏花村汾酒廠任技術員、工程師;1978-1984年調山西省輕工廳任食品處主任工程師、總工程師等職;1985-1986年任山西省食品工業磺究所總工程師、省輕工廳行業管理處工程師;1988-1990年任山西省食品工業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1990年回省輕工廳;1998年退休。
1、“六曲香微機監控”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工藝負責人,授獎證書(87)016號,1989年9月;
2,祁縣“六曲香”酒廠技改工程設計,山西省1990年度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山西省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1990年6月頒發;
3、國家標準G88951-88《白酒廠衛生規范》出西省科委頒發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獎證丨87丨1087,1993年9月;
4、“汾酒釀造微生物分離,鑒定及其應用”《發酵學報》1981年72頁(試刊)省科協頒發優秀論文二等獎;
5、《白酒生產問答》山西人民出版社3月版,三次再版全書約20萬字,省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
6.《白酒生產工藝和設備》輕工業出版社,1988年3月;
7.《新中國輕工業30年》釀酒工業部分 輕工業出版社1980年9月,辛海庭主審,王元太起草。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