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鳳英,女,1958年2月17日生。碩士研究生學歷,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田鳳英有“紅酒女人”之稱。她與紅酒結緣很具傳奇色彩,與“王朝”結緣,造就了她的秉性、她的才華、她的神奇命運。
20多年前,現在的“王朝”公司尚是天津北郊的一個葡萄園。18歲插隊到這里的知青田鳳英,用心血和汗水的澆灌,收獲了種植葡萄的奧秘,一年后,勤學苦干打開她的命運之窗,被選去學釀酒,成為當時天津農場局系統最年輕的工人技師。1980年,法國人頭馬公司與田鳳英所在的單位合資組建成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先進的釀酒技術和設備,釀制高品質、高品味的“王朝牌”葡萄酒,這時,命運之神再次光顧田鳳英,被指派跟隨法國人頭馬公司的釀酒大師學習釀酒技術,歷經四年的刻苦學習,全面掌握了世界級釀酒技術和工藝,她與同仁共同攻關,釀出了令外國人也稱奇的第一支“王朝牌”葡萄酒。“王朝”酒面市初期,走的是外銷路線,國內除專供北京、上海幾家大的飯店外沒有大的市場份額,面對如此格局,“王朝”的決策者決定,建立自己的營銷隊伍,開拓神州的“王朝”市場,這一決策使命運之神又一次垂青田鳳英,使得她從1988年起走上了專業營銷的不凡征程。
營銷的本質是開拓市場。那時的中國葡萄酒市場還不成熟,尤其是“王朝”酒又改變了我國傳統的葡萄酒釀造工藝,它雖是色澤艷麗、爽口柔順的國際一流品質,但國人還不適應這種口感,甚至質疑“你們‘王朝’酒怎么是酸的?是不是放餿了?”所以,許多人對這種市場的培育期需要多久沒有信心,覺得干型葡萄酒營銷沒出路。
面對如此境況,天生的那股犟勁驅使田鳳英自告奮勇,欣然接過了別人不愿去的江、浙、皖、魯及東北三省等地區,她先從喝慣了白酒的東北進入,四處登門拜訪,在一開口就一次次被拒絕的反反復復中,被訪者終被她傳播的紅酒文化、薦品的王朝品質所折服,談成了第一個客戶,爾后第二個、第三個……一步步打開市場,做大市場,做到現在的“王朝”鼎立神州近半壁江山。
田鳳英一路走來可以說否極泰來,業績非同凡響。有人說這是她的命運如意。其實此話并未言盡。田鳳英的命運是由她能把握機緣的過硬本領注定的。她的過硬本領在于堅韌不拔的秉性和永爭第一的意志,在于精通專業地做事和恪守誠信地做人。田鳳英在專業營銷之前做質檢工作,“王朝”酒從16個品種發展到今天的100多個品種,她從產品的開發、口感的定型到價格的確定全程參與,由她主持開發的金王朝干紅葡萄酒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田鳳英常講,“人無信而不立”,講求按政策辦事,按規則交往,言必行,行必果。記者采訪所見,她的辦公案頭擺放4部電話,此起彼伏的電話那端多是客戶的聲音,她的回音總是那么坦誠實在、干脆利落。她說,多裝幾部電話,為的是及時聽到客戶的各種訴求,一刻也不耽誤地為客戶解決問題,為人做事要讓人信得過。
28年,彈指一揮間。從農場工人到技術員,從營銷員到領軍者,市場的興衰,酒業的是非,企業的起伏,這些風云中的大事記,都抹不去田鳳英的身影,她那平凡之中見不凡的親歷,詮釋了一個道理:是金子,放到哪里都發光。
2007年3月19日,在中國酒業營銷金爵獎頒獎大會上,作為這一獎項的得主田鳳英感言:未來葡萄酒市場必將是品質和品牌的勝利。田鳳英如此感言,是她打拼市場20年所探求經營之道的精髓與真諦。
田鳳英認為,先進理念是推行品質和品牌營銷的原動力。她說,她的這種原動力啟蒙于“王朝”在品牌戰略上的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早在1980年,還在國人對品牌不甚重視或無所意識時,“王朝”的中方創立者,對這個即將問世的合資企業如何定名投入了極大的關注。那時就警覺到,如果借“人頭馬”品牌打天下,產品雖能暢銷,但企業將淪為受制于外國人的附屬物,所以企業立名要姓“華”不能姓“洋”。合資企業面世立名“王朝”并定為產品商標,是借用“自古葡萄出漢宮”的典故,寓意或潛心開創神州葡萄酒的新紀元。時至今日,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14枚國際金獎、布魯塞爾國際評酒會授予“國際最高質量獎”等殊榮,盡顯出“王朝”品牌的尊貴與勝利,以其與我國一些知名品牌企業在合資變局中一個個被洋品牌吃掉的案例相比,更顯出“王朝”品牌戰略之謀略的高人一籌。田鳳英幸運于此:“這種‘高人一籌’注定了我視品牌如生命的天然屬性!
值得稱道的是,田鳳英認為,品質和品牌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品質是品牌的載體,是營銷的內在或內力;品牌是品質的鏡子,是營銷的外在或外力。推銷品質和品牌,就是背靠“王朝”實力,直面市場競爭,把自己對品質的自信力轉化為公眾對品牌的公信力,同時以誠易信,求得“二力”而一,合作共贏,進而擴大市場占有。
田鳳英實現品質自信與品牌公信相統一的得意之作,是針對客戶拖欠貨款、市場價格混亂的無序競爭,以逆向思維和果敢魄力,推出銷售“王朝”酒的“貨款保證金制”、“價格保證金制”和“品牌代理制”,在中國酒業的大舞臺,創作并導演了為葡萄酒市場立規矩的“反彈琵琶三重奏”。
那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葡萄酒廠家對商家普遍采取賒銷、代銷的先發貨后回款的辦法。當時王朝公司實行貨到后45天回款的制度,一年得有1.6億元左右的應收貨款被拖欠。因此,王朝公司只能增加貸款,一年要支付銀行放貸利息多達1100多萬元。針對這種狀況,田鳳英推出的“貨款保證金制”,規定經銷商在進貨前向王朝公司匯入相應進貨額的保證金,公司在保證金額度內準時按量發貨,對回款及時在年底返回利息,對拖欠貨款的及時沖抵保證金。此舉實施如大浪淘沙,經銷商雖由300多戶減至60余戶,但使有實力、講誠信的經銷商凸顯出來,銷量不減反倒提升,公司當年收益保證金4000多萬元,回款率由28%提高到88%以上,回籠資金7000多萬元,這兩項加起來就是1.1億元,一年少付銀行利息2600多萬元,企業的現金流通暢了。
在此之后實行的“價格保證金制”是田鳳英的又一創舉。一個時期,經銷商銷售葡萄酒利潤空間很小,廠家為了促銷對經銷商實行補貼價格倒掛。經過調研和熟慮,田鳳英以她對“王朝”品質和品牌足以贏人的自信和底氣,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對全國所有超市、賣場的“王朝”酒實行統一售價的嚴格管理,規定經銷商銷售“王朝”酒必須先行繳納價格保證金,并取消給經銷商返利的政策。此舉一出,許多經銷商難以理解,不少人也擔心適得其反,但結果出乎他們的想象,順價銷售有效地控制了惡性競爭,客戶也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收入。
田鳳英在這“驚險兩跳”后,又不失時機地實行了“品牌代理制”,進行分產品、分渠道、分經銷商的重點運作,在廠家與商家共贏的基礎上,更加穩固了“王朝”營銷網絡的“鐵打營盤”。
《孫子兵法》開宗明義: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在于“道”。道,乃使命及其圣繼之謀略。田鳳英推銷品質和品牌的經營之道,使她在市場對陣的博弈中,在拿捏守與攻、舍與取以及把握量與質的轉換中,達到了應變自如、游刃有余的理想境界。
營銷是一門需要有寬泛知識做支撐的綜合學問。田鳳英便是如此。在《蘊蓄中國葡萄酒業騰飛之力量》一文,從營銷角度,以獨特視角論述了中國葡萄酒業發展方略。田鳳英的這一論文,被業內專家稱為少有的力作,也從一定角度折射了她的學識和才華。
田鳳英針對中國葡萄酒業“企業多濫”、“競爭無序”、“洋酒對陣”、“劣品不絕”、“媒體炒作”、“法制欠缺”的六大消極態勢,詳盡闡述她的主張:中國葡萄酒業要想趕超世界、跨越發展,必須培育和實施新的“六大力量”戰略,實現力與力的制衡、力與力的角逐、力與力的融合。
消費行為是在文化意識支配下發生的,是人性中的深層次需要。中國葡萄酒市場的不成熟,重要的原因就是葡萄酒文化的不完善。培育和提升文化力應該以營銷戰略為突破口,實現以人為本的文化營銷。“王朝”興盛于以人為本的文化力,換句話說,沒有人本文化,就沒有“酒的王朝”。
品牌是市場經濟運用最多的詞匯之一,得品牌者得天下已成為業界人士的共識,沒有品牌的企業是沒有出路的。王朝人在20多年的風雨兼程中,嘔心瀝血,勵精圖治,一方面重視品牌的呵護和塑造,另一方面重視產品的內在質量,為消費者奉獻出了高質量、高品位的葡萄酒,從而構筑了“王朝”的品牌力,品牌價值不斷攀升到30.07億元。
“先謀后事者昌,后謀先事者亡”,營銷力形成的關鍵在謀略。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目前的葡萄酒營銷方式就像程咬金的三板斧:第一板斧,生產出一種或一系列產品,進行系列包裝和前期廣告炒作;第二板斧,尋找區域代理商,利用代理商的資源鋪貨上市;第三板斧,進行終端促銷,或者干脆拿錢砸廣告來拉動市場。顯然這三板斧的營銷運作表現得有些笨拙。
世紀跨越之時,“王朝”主動出擊市場,在鞏固華東、恢復華南、發展中原、開發西南和“三北”的基礎上,又確定了以華東為龍頭,以“三北”為龍尾,龍頭帶動龍尾的營銷戰略,以全面推進的作業方式,千方百計地擴大市場占有率。在中小城市及縣鎮一級市場發展直接或間接代理商。這些營銷策略有效地增強了“王朝”的營銷力。
品牌整合重點在于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理念,隨著洋酒的大舉進攻,以及行業新標準的推行,整個行業的競爭必將升級。中國的葡萄酒企業普遍較小,無法與國外品牌抗衡,品牌的分散也使行業更加混亂。進行品牌并購,對于增強企業整體實力,擴展品牌涵蓋面顯得十分重要。
“入世”以來,我國進口葡萄酒的關稅不斷下調,一直成為市場洋葡萄酒進入中國市場阻力之一的價格問題隨之消除。那么,國產葡萄酒如何與洋葡萄酒相抗衡呢?竊以為,我們的“重火力武器”就是鑄造企業和行業的競爭力,競爭力源于企業內部的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質量保證以及生產經營等諸多因素的整合,其中,質量管理是關鍵因素。那么如何加強葡萄酒產品的質量管理呢?王朝公司依靠的就是質量管理的“人、誠、法、技、研、檢”的六字訣,貫穿到從葡萄種植、葡萄酒釀制到銷售的全過程,從而使“王朝”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能夠以質取勝,成為國家及231個駐外使領館招待國賓用酒,出口20多個國家及地區,打入法國——“人頭馬”的大本營。
酒類在很多國家都有嚴格的市場規范,一些發達國家在酒類管理上更是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規,美國甚至把酒類與槍械管理統歸于一個部門,可見其重視程度之高。
在我國,盡管《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內容都可涉及酒類管理,但缺乏系統性和相互間的配套。由于缺乏司法力,葡萄酒管理顯得無序而雜亂,假冒偽劣、偷逃漏避、產業結構失衡現象十分嚴重。法制尚缺,何以標準?標準多重,何以為準?所有這一切都應以立法的形式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天行健,君子應自強不息。田鳳英以此共勉為其論文作結尾,她疾呼:“培育和提升‘六種力量’,是中國葡萄酒業跨越發展的戰略方向,是必由之路,也是我對21世紀中國葡酒業發展的理解、認識和企盼!
1977年10月至1980年5月,天津市葡萄園知青隊長、團支部書記;
1980年05月至今,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市場銷售部經理;
1999年09月,中共天津市委黨校經濟管理大專畢業;
2001年12月,中共天津市委黨校法律本科畢業;
2000年09月,天津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4年09月,天津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
2008年至今,任王朝酒業集團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2002年,任《世界華人交流協會》理事;
2002年,任《消費日報》常務理事;
2003年,任《中國經濟調查雜志社》特別顧問、理事;
2004年4月,任《三農研究參考》理事會常務理事;
2006年,任《天津市信息協會》理事(專家評委);
2007年,任天津市行政管理學會理事;
2008年,任天津市法律協會常務理事。
《堅持改革開放發展前景輝煌——學習黨的十七大報告體會》一文在2008年4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暨2008全國優秀論文研討會中獲得優秀論文一等獎;
《營造全新的營銷理念,搶占市場制高點》一文獲得由“三農”理論探討與實踐經驗頒發的優秀論文一等獎;
《葡萄酒“瓶頸”堵在哪里》被中央及外地駐津記者聯誼會評為2003年度“王朝杯”好新聞一等獎;
《錘煉世界級的民族品牌,迎接新世紀的挑戰》獲得國際優秀論文作品證書;
《蘊蓄中國葡萄酒業騰飛之力量》一文在“樹立科學發展觀暨建設全面小康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001年,《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優化管理》榮獲國家級創新成果二等獎;
2001年,《高檔干紅葡萄酒釀造技術與原料沒備保障體系的研制與開發》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2005年,當選中共十七大代表;
2006年,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授予“優秀銷售總經理榮譽”稱號;
2007年,榮獲首屆中國酒業營銷金爵獎——“營銷成就獎”稱號;
2007年,榮獲得天津市“津門女將”稱號;
2007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2008年,被選為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2008年,被評為中國工業經濟年度十大杰出女性。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