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克,1954年3月18日生。2002年5月至今,北京刮拉瓶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刮拉瓶蓋集團亞洲協調官;2007車3月至今,中國歐盟商會中小企業委員會主席、中國歐盟商會國家代表。
自1998年加盟意大利刮拉集團開始,歷經11年之努力,孜孜不倦,鍥而不舍地致力于高檔酒防偽瓶蓋的開發、推廣和普及工作,將意大利刮拉集團歷經50年的防偽瓶蓋技術持續不斷地引入中國白酒市場。2001年刮拉投資興建了北京刮拉瓶蓋公司,全部生產線均由總部意大利原裝引進。至2002年9月,自動防偽瓶蓋生產線落戶于北京懷柔雁棲經濟開發區,形成了年產防偽瓶蓋1.5億只,年產值1.2億元的生產規模。
歷經11年的努力,埃利克先生正在逐步實現他來華之初的承諾,即一定要給中國和亞洲帶來刮拉瓶蓋最先進的技術,幫助客戶打造適合的安護瓶蓋,來保護他們的品牌,以高質量和更安全的包裝拓展他們的市場,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刮拉瓶蓋的經營理念是講誠信,守信用,追求專業化,著重研發和質量管理。將員工當作事業發展的資本,并不斷提升員工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北京刮拉瓶蓋正沿著團隊合作之路不斷實現新的防偽目標。
二十年前,埃利克·佩洛從意大利來到中國時,還只是個專攻東方語言文化的大學生。對中國,他有與他的前人馬可波羅、利瑪竇一樣的尊重和神往。使命感將他們的足跡和努力留在這個美麗的大地,并像園丁一樣播種著他們的信念和事業。不同的是,埃利克·佩洛是正在進行時,兩位先師在幾百年前的明朝。埃利克·佩洛的一生可能就伴隨著意大利譽滿全球的烈性酒瓶蓋防偽科技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而貫徹始終,他是充實而驕傲的。
如今,他是意大利刮拉集團常駐中國的大使——北京刮拉瓶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深諳中國文化的埃里克講,他絕不是簡單的瓶蓋商,北京刮拉公司也不是簡單的瓶蓋廠,因為在十年多的時間里,埃利克·佩洛將國際上最先進、最優秀的瓶蓋防偽理念帶到了中國,帶到了茅臺、五糧液、劍南春、郎酒、古井貢、水井坊等中國名酒的身上,并使他們因之而受益,他是當代中國名酒安護行業的耕耘者。
埃利克·佩洛的心愿是——我要把刮拉的國際瓶蓋防偽科技當做種子,播撒在中國名酒的大花園,并且盛開。
中國酒業存在嚴重的偽造問題引起了刮拉的注意,也讓刮拉看到了市場的需求。1995年意大利刮拉公司總部開始與五糧液和茅臺的業務合作并于同年進入中國市場。為了保持密切的聯系,1998年總部選擇了埃利克·佩洛在北京設立了北京代表處,看中的是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赤誠,埃利克·佩洛欣然接受并舉家來到中國,從此也就沒再離開。
埃利克·佩洛當時就很明白,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名酒眾多,但它存在著一系列的假酒和偽造問題,但是中國還沒有足夠的技術解決這些問題。中國的第一支塑料瓶蓋(不是不可回灌瓶蓋)是在1996年生產出來的,而早在二十年前意大利先進的國際標準的不可回灌塑料瓶蓋已在世界通用,世界范圍的知名烈性酒像人頭馬、芝華士、軒尼詩等已有70%以上都在使用刮拉的瓶蓋。如何解決中國名酒的安護問題這個固疾,刮拉科技是良方。他深刻地意識到,刮拉公司用它先進的技術可以在打假的戰斗中扮演重要角色,用以幫助中國酒廠保護它的產品和消費者的健康。十多年來他不停地思索中國名酒的過去和將來。
那時,中國市場上酒品所用的只是普通鋁蓋,幾乎沒有任何保護設置,就是有也無任何標準。可以說,“刮拉”的到來給中國整個白酒包裝業帶來了新的變革,雖然到目前為止,可能從市場中見到的“刮拉”蓋子還不是很多,但埃利克·佩洛帶著他的刮拉科技已經在中國名酒的花園中播種了。
埃利克·佩洛先后走訪了茅臺、水井坊、劍南春、郎酒、五糧液等名酒廠,坐過各省市的各類長途車、公交車甚至農用車。他說許多中國名酒廠都在名山大川,就像中國文學作品描寫的一樣,這讓他很興奮,也進一步體會到中國名酒所特有的魅力。經過多次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終于季克良、喬天明、王國春們接受了他的誠懇、他的直接以至他的交談方式,他們已能在一起共談《三國演義》、《論語》、《道德經》,這比易中天和于丹老師的百家講壇要早五年。那些企業老總們已習慣稱這個愛背涌莊子、愛品中國福建鐵觀音的意大利人為老埃。老埃明白,更重要的是他們接受了刮拉的安護理念。這將更好地行之有效地對中國名酒進行更好的保護,拓展它們的業務,為消費者的健康提供更為安全的保護。可喜的是,他們在這個觀點上出奇的一致。埃利克·佩洛至今也習慣把中國叫做“國內”。
酒廠將大把的錢花在華麗的外包裝盒上,對瓶蓋的投入往往卻很吝嗇。糖酒會上許多酒廠說自己所用的瓶蓋是防偽瓶蓋,除了幾個知名品牌外,大部分酒瓶上所頂的瓶蓋模樣相仿、顏色相近,但都不具有真正的防偽功能。就是到現在,“刮拉”在市場中也有很多競爭對手,它們從一開始就對刮拉產品進行復制。埃利克·佩洛最初只是擔心和不解——外形可以復制,科技水準無法復制,這是顯而易見地以次充好。在國際上理所當然地行不通,消費者不會上這種當。雖然,什么東西都有可能被復制、抄襲、模仿,但品質上與真正的有天壤之別,坑人害己。可現實就是這樣的有趣。至今,埃利克·佩洛對此也無法釋然。
同時他也發現在這之中,除去假冒偽劣之外,確實有廠家研制了安全保護的方法,發明創造了一些防偽瓶蓋,他都拿來研究,甚至登門請教。他很明白一個中國詞匯——互通有無,共同提高。逐漸,經過對比分析他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拿出來與中國酒業同仁共同探討。
一、并不是所有的中國酒的酒瓶都適合用刮拉的瓶蓋。比如,刮拉的瓶蓋不能用于瓷瓶,因為上蓋所需壓力過大,會壓碎瓷瓶。同樣,有些瓶子不能承受足夠大的壓力,所以也不能使用刮拉瓶蓋。
但玻璃瓶也得有相應的高水平的蓋子,因為制做一個符合標準尺寸的質量上乘的玻璃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玻璃瓶與玻璃瓶之間尺寸的差異過大造成即使瓶蓋的尺寸符合標準,它也不能有非常理想的使用效果。
國內(中國)和國外的市場競爭,是非常不一樣的,國內所用的一些安全保護措施,在國外可能是不被接受的,比如國內所用的一些鋁蓋如想打開的話,會將瓶子的瓶口破壞,這樣就會存在著一定危險性,這在國際上,像歐洲和北美這些市場是絕對不會被認可和接受的。再如,像一些瓷蓋打破性和敲碎性的防偽也不科學,因為有危險性,有許多開瓶就拉破手指的例證。
二、通常,在國內如果一個廠家研發出一種新的防偽方式,那么其他很多廠家都會跟風,互相抄襲,互相模仿,進而打起了價格戰,而不會去考慮質量,這都會引發無謂的傷害,最終還會延至到消費市場。畢竟,方式不能也不應該代表科技水準。
三、國內有句老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酒防偽最終要靠蓋。國內的瓶蓋品種繁多,還都很有藝術化,比如說各式各樣的“大頭蓋”,制造者很下功夫,擁有國外沒有的想象力。這種異形通常在國外只用來觀賞。
刮拉瓶蓋選擇原料非常嚴格,均使用從歐洲進口的符合歐盟和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標準的原材料。在生產中,只有經批準的可以與食品接觸的原料才會被使用。而國內的一些生產商不會考慮這些問題,國內現在還沒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來規定制造商生產所用的原料必須要符合這種食品衛生標準。這一點無疑妨礙了中國瓶蓋工業的發展和防偽進程。
國內的白酒廠往往喜歡大一些的瓶蓋,但有一些產品包裝的問題在于,一些瓶頸較細的玻璃瓶搭配較大的瓶蓋,這就存在著安全隱患;再者,也不美觀。
四、國內許多名酒的品牌意識還是很強的,她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的傳承,都有各自忠實的堅定的消費者,這是中國名酒的驕傲。但通常這種品牌意識是與極為相關的酒蓋、酒瓶是割裂開的。
國外的酒廠則都會注重在廣告中強調:產品選擇哪種高新技術,相反,國內對此卻沒加以重視,其實,這完全可以作為產品一個很好的賣點。
當“刮拉”的合作伙伴推出新產品的時候,“刮拉”會與其共同來對這個新產品進行定位和包裝。例如,“刮拉”在韓國的合作伙伴——真露,當他們在推出這個品牌的時候,決定用“刮拉”,并在下一步對品牌進行推廣時,重點強調他們所用的是極具安全保護的刮拉瓶蓋,在國際上,“刮拉”是安全、可靠的保障,于是,無形中提升了產品的質量,銷售額從原來的第三名跳到了第一名,現今的市場份額非常大。
五、近年來,國內對酒的消費結構產生了變化,對啤酒、葡萄酒消費得更多了,搶占了白酒的消費市場,致使很多小型酒廠逐漸失去市場,進而倒閉。
現在中國白酒消費市場中的消費者對酒廠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這些酒廠考慮到自身的長遠發展,考慮到生存壓力,將會更加關注到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的評價。
相關的研討還很多很多,就在今年年底,埃利克·佩洛生病期間,還特派他的中國同事與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的王延才理事長見面溝通他的這些思索,他認為行業的良性溝通與交流會使整個行業受益。
埃利克·佩洛具有強烈的行業意識,他認為他所傳播的刮拉安護防偽理念是服務于全行業的。他多次問詢負責編輯出版《中國當代酒業人物志》的中國酒雜志社社長趙愛民,書籍何時出版發行。在這本書里,有他對中國酒行業的探究和熱忱。他是這本書籍最早的支持者之一。他愿意代表刮拉,代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名酒安護防偽理念和科技與國內同仁廣泛交流溝通。他始終期待著。
中國白酒業一直是在變化的,最近幾年更是發生了巨變,其中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所有權的轉變,“刮拉”十年前剛來的時候,國內大部分酒廠都是各種國有形式的工廠,到了近幾年都開始逐步轉向了市場化,所有權發生了轉變,一些大酒廠還是會長期發展下去,這些酒廠的特點就是管理得很好,非常重視質量,重視對客戶的服務,這是他們將來長期發展與存在的基礎。而這個基礎也足以擋住目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埃利克·佩洛很早就知道國內的一個詞匯——大浪過后始見金,就像他深知自己到中國的使命和未來。
埃利克·佩洛意識到:中國對白酒的消費所呈現的是下滑趨勢,但是對于那些高檔、高品質的白酒消費其實是上升的,所以說,這對于“刮拉”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趨勢。
刮拉所能影響和所能感召的不是那些規模小、酒質差的小酒廠,而是那些中高檔品牌制造商,他們更需要高檔且具防護功能的蓋子。那些高檔的白酒廠為了保證各自品牌的品質,會從各方面重視對自己品牌的保護,所以它會選擇一些高品質,有安護功能的,像“刮拉”這樣高品質的蓋子。
“刮拉收購了一家很大的環球制蓋集團,這家公司在歐洲影響很大,共有六個工廠,在意大利、芬蘭、英國、西班牙、波蘭等國也均有建廠,每年的產量達到1600萬噸,現在它們的產品已成為我們產品組合中的一部分,加強了‘刮拉’在鋁蓋方面的實力。既有我們傳統的安護塑料蓋,又有現在的鋁蓋,這會為‘刮拉’幫助國內名酒進行市場推廣帶來新的解決方案。”在今年秋季長沙糖酒會上,埃利克·佩洛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酒雜志社社長趙愛民在一次編輯會議上講:“刮拉”的品質注定了它在任一市場情況下,都能生存并發展。只要有市場存在,“刮拉”就不會出局。因為,“刮拉”的存在正好為這個市場提供安全保障,世界最先進的安護防偽科技正是中國名酒的“封頂”之作。
中國酒行業分析家分析,就白酒市場而言,中國有大量的白酒品牌和瓶型。一些酒廠每年開發一些新產品,而這些新產品可能在市場只生存1年或2年時間。這種狀況對市場不利:一方面給消費者造成了混亂;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酒不為多數消費者所知或只局限于一個地區,給造假者制造假酒提供了可乘之機。防御以至最終杜絕這種現象和態勢,就必須要與國際最先進的安護防偽科技接軌,實現國際標準化。這樣,中國名酒走出國門將指日可待。
得道多助!埃利克·佩洛這個長相很意大利的國際使者將恪守他的信念,履行他的使命,與中國酒業同仁共同開創積極、健康、進步和美好的未來。
1995年,《中國年畫》,烏蒂內出版。
1996年,《來自東方的象牙寶藏的私人收藏》,一本關于在意大利的東方藝術的私人收藏的書,都靈出版。
1988年-1993年,意大利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文化參贊;
1997年4月,作為正式翻譯參與了中國貿促會江蘇分會與皮愛蒙特省及都靈市商會的經貿洽談會;
1997年8月,為都靈市政府和都靈市商會提供翻譯服務,將解說手冊由意大利語譯成中文并在中國出版;
1998年1月至2002年,意大利Alessandria市Guala Closures s.p.a.(刮拉瓶蓋股份公司)中國地區經理;
2004年2月至今,擔任中國意大利商會董事會董事。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