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克令】劃拳類酒令。行令方法:大姆指為“金”,食指為“木”,中指為“水”,無名指為“火”,小指為“土”。二人相對,同時出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負者飲酒。
【一字清不倒旗拳】劃拳類酒令。一般猜拳,口令中數字與吉祥詞語搭配,如“一條龍”、“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五蓮燈”、“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蓮燈”、“全來到”之類,本令則異。行令方法:從一到十,只能“一”、“二”、“三”叫數,謂“一字清”。而且,兩人必須以肘置桌上,直豎小臂不準傾斜,叫做“不倒旗”。違令者罰酒。
【藏頭令】骰子類酒令。行令方法:一人用一枚骰子連擲六次,每擲一次,宣一句令辭,令辭要求藏頭。如“一擲要個天無大”,“天”字無“大”為“一”.此時擲得么則飲酒。令辭及酒約如下:
一擲要個天無大。擲得“么”飲酒一杯
二擲要個夫無人。擲得“二”飲酒一杯
三擲要個玉無卜。擲得“三”飲酒一杯
四擲要個罪無非。擲得“四”飲酒一杯
五擲要個吾無口。擲得“五”飲酒一杯
六擲要個袞無衣。擲得“六”飲酒一杯
【猜點令】骰子類酒令。行令方法:舉一人為令官、令官將兩枚骰子置骰筒搖動,搖畢置放于桌,令席間一人猜所提之點數,再當眾啟開搖筒。不中,猜者飲,中令官飲,以此類推。
【離合音令】行令方法:每人說四句話,用離合字、同音字,巧妙地勾聯起來。如:“兩火為炎,此非鹽醬之鹽,如何添水便淡?”這里“炎”是由兩個火字合成, “淡”字是由“炎”加“水”字偏旁合成,中間兩句則同“炎”“鹽”一對同音字連綴起來。接下去一人可以說:“兩土為圭,此非龜鱉之龜,即非龜鱉之龜,為何來卜成卦?”余者仿此。說不成者,酌情罰酒。
【飛禽、走獸貫古人、曲牌令】行令方法:每人舉一飛禽,一走獸,中間要一個古人名,末保句用曲牌一支作結。要求上下文意貫通,略有押韻。合席輪說.人各一句,不能說或違約者均罰酒一杯。如:“天上飛禽是鳳凰,地上走獸是綿羊:綿羊打從山上過,遇見古人是張良;那張良,騎綿羊,是知之山坡羊。”又如:“于上飛禽是鷂鷹,地上走獸是麒麟;麒麟打從山上過,遇見古人是子陵;那子陵,騎麒麟,是知之玉麒麟。”其中“山坡羊”、“玉麒麟”是曲牌名。
【錯讀正解詩句令】行令方法:每人吟《干家詩》中詩一句,要求故意錯讀句中一個字,然后,再吟詩一句對讀錯字進行解釋。合席輪說,不成輒罰酒一杯。如:“狀元歸去轎如飛,如何不用馬?雪擁藍關馬不前。”“勸君更盡一杯茶,如何不用酒?寒夜客來茶當酒。”
【顛倒令】行令方法:每人說兩句話,每句又分上下兩句,上句三字,下旬七字,下句要發揮上句的意思,又要押韻;第二句的上句三寧又必須是第一句前三字的反語。如蘇東坡在翰林院為官時,曾與同僚行此令道:“閑似忙,蝴蝶紛紛過短墻;忙似閑,白鷺饑時立小灘。”一客和曰:“來似去,潮翻巨浪還西注:去似來,躍馬翻身射箭回。”又一客曰:“動似靜,萬頃碧潭成寶鏡;靜似動,長橋影逐酒旗送。”又一客云:“難似易,百尺竿頭呈巧藝:易似難,執于臨歧話別閑。”行令時,眾人依次說,說不出者飲酒。
【落地無聲貫古人唐詩令】行令方法:要一種花落地無聲,接一個與這種花有關系的古人,這古人義須引出另一個古人,前古人問后古人一件事,后古人要用唐詩兩句做回答。要求全篇后串連貫通,不許硬湊,不成者飲酒。如宋代蘇東坡、秦少游、黃庭堅與佛印禪師曾行此令。
蘇東坡起令道:雪花落地無聲,抬頭見白起。白起問廉頗:如何愛養鵝?廉頗曰: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秦少游接令道:筆花落地無聲,抬頭見管仲。管仲問鮑叔:如何不種竹?鮑叔曰:只須兩三桿,清風自然足。
黃庭堅應令道:燭花落地無聲,抬頭見孔子。孔子問顏回:因何不種梅?顏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佛印禪師接令:天花落地無直聲,抬頭見寶光。寶光問維摩:齋事近如何?維摩曰:遇客頭如鱉,逢僧項似鵝。
上一篇:地理知識令
下一篇:譚鐵簫《紅樓夢》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