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不少酒令巧思如扣,諧趣叢生,至今猶有參考借鑒作用,輯錄一二以饗讀者。
瘦詞四十箋(先十二)
第一箋 奉首座及高年者
金仙捧露萬年長 (上古人一) 盤 古
泰伯避周為紂王 (戰(zhàn)國人一) 豫 讓
不是桂花即菊花,梅蓮蘭蕙不如他 (漢人一) 黃 香
第二箋 敬善音律客
寂寂長門有異人 (春秋人一) 宮之奇
危峰猶在望,緩步已山腰 (戰(zhàn)國人一) 高漸離
漢家子弟隸梨園 (六朝人一) 劉 伶
第六箋 奉苦吟客
他家做知縣,與我有何干 (商代人一) 伊 尹
丹砂染就一豬兒 朱 亥
東海有樹蔭十洲,獸群三百大于牛 (漢人一) 桑弘羊
寅卯合戊已,人稱美男子 (唐人一) 杜 甫
第七箋 住近神廟者飲
遙想兩兄堂上會,多應(yīng)白晝對青春 (商代人二) 叔夜、叔夏
香滿羅浮富貴家 (漢人一) 梅福
才經(jīng)函谷逢高風(fēng),又過邯鄲遇士龍 (三國人二) 關(guān)羽、趙云
兵部燈籠滿街掛 (宋人一) 司馬光
第八箋 文士及善人者各一杯
宦室云仍能跨灶 (水滸戰(zhàn)國人一) 公孫勝
長安多空宅,城外樂熙熙 (漢人二) 京房、郭泰
有女辟盧不識絲,贏得余光分四壁 (唐人一) 盧照鄰
堪磋贏政庭前樹,蒼翠何曾似夏商 (宋人一) 秦 儈
第十箋 兄弟多及年少者各一杯,女客陪干
三日嬰兒甫離懷.天邊黑豹送將來,
家中有片花花板,好似軍中擋箭牌。 (商代人三) 微子、箕子、比子
識得還丹顛倒用,乾坤良巽豈相離 (戰(zhàn)國人一) 甘羅(繁體字)
柳梢星月照黃昏 (唐人一) 楊 炯
白也固飄然,到處堪容膝 (宋女人一) 李易安
第十一箋 夏月生辰者飲,女客陪干
姓也是姓,名也是姓,姓也像名,名也像名,
其名元人名,其姓無人姓,姓是有人名,名是無人姓 (商代人一)
潮陽嶺外寄書來 (漢人一) 韓 信
一片軟牛皮,件件用得著 (唐人一) 韋應(yīng)物
生在石榴花下,性格不兇不詐 (宋女人一) 朱淑真
第十三箋 奉秋風(fēng)客及衣冠華麗者,女客陪飲
猢猻皮作外郎袍 (春秋人一) 申包胥
手挽干鈞弩,口含百沸泉 (漢人一) 張 湯
忽然冷,忽然熱,
冷時頭上暖烘烘,熱時耳邊悲戚戚 (三國女人一) 貂 蟬
咸陽道上閑馳逐,正是機(jī)云人雒年 (宋人一) 秦少游
第十四箋 敬詞賦客
擺齊隊(duì)伍以待暴客 (春秋人一) 列御寇
金匪中藏傳國璽,新亭風(fēng)物異前朝 (戰(zhàn)國人二) 匡章、陳代
云里轟轟星斗明 (六朝人一) 雷 煥
城外小兒衣冠齊楚,樹下小兒輝映臺輔(唐人二) 郭子儀、李光弼
第十六箋 喜結(jié)盟社者一盅
準(zhǔn)備文書報上司 (春秋人一) 申 詳
觸藩之羝,進(jìn)奶可憫
東園小侯,花紅似錦 (戰(zhàn)國人二) 羊角哀、左桃伯
漢殿班頭吏部郎 劉長卿
本是東吳智將,今為大宋端人 (宋人一) 呂蒙正
第三十四箋 姓名中帶鳥獸字面者飲
萬物兩間皆并育,何嘗盡被豺狼餐 (戰(zhàn)國人一) 浩生不害
河橋有鳥獨(dú)高飛 (漢人一) 梁 鴻
是人不是人,一分是獸二分人,
雖是二分人,又非冠帶老成人 (唐人一) 牛僧孺
阿瞞欲迎曹嵩,徐州兇信已至 (宋人一) 魏了翁
第三十七箋 好絲竹者巨觥,女郎陪干
東邊隴上日初升 (春秋人一) 左丘明
百畝元來授一夫 (戰(zhàn)國人一) 田 單
二美姓名各別,稍尾一字無差,
一個兒芳草天邊半缺,一個兒瑩瑩白玉無瑕,
大名燦爛吏光華,不在公侯之下。 (漢女人二) 卓文君、王昭君
梁鴻與孟光,不著羅綺裳 (三國人一) 呂 布
按:清初文學(xué)家黃周星(字九煙)首創(chuàng)以“瘦詞”(即燈謎)入酒令箋中,每一箋載人名“瘦詞”4條并標(biāo)明飲者,另外規(guī)定“中者賞,不中者罰”。清代張潮譽(yù)為“瓊筵身復(fù)真足真足以益神智而長聰明”。其箋首所標(biāo)皆與謎面或謎底文字有某種關(guān)聯(lián),如猜女人名的瘦詞箋中每有“女客陪干”、“女郎陪飲”。如第二箋,因謎底有“宮”(五音之一)、有聽音樂的“耳”及表演者“伶”等字眼故標(biāo)示“敬善音律客”。總之,每箋標(biāo)示飲者文字皆與“瘦詞”照應(yīng),并非無的放矢地信筆而寫,洵屆古代酒令中的佳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