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酒文化---什么是蒸餾酒?
蒸餾酒是乙醇的濃度高于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像外國的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等,它們都屬于蒸餾酒,而且大多還是度數比較高的烈性酒。蒸餾酒的原料一般都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轉化為糖的淀粉等物質,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玉米、高粱、稻米、麥類、馬鈴薯等。糖和淀粉在經過酵母發酵后產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點和水沸點的不同,將原發酵液加熱到兩者的沸點之間,就可從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質。
用特制的蒸餾器將酒液、酒醪或是酒醅加熱,由于它們所含的各種物質的揮發性不同,所以在加熱蒸餾的時候,在蒸汽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容易揮發,在加熱后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也會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的酒精濃度就會下降。收集酒汽再經過冷卻,得到的酒液雖然無色,但是氣味卻辛辣濃烈,其酒度也比原來的酒液要高得多。-般的釀造酒其酒度低于20%,而蒸餾酒的酒度則高達60%以上。
現代社會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被稱為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等,其中白酒是我國主要的蒸餾酒,是我國所特有的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釀造后蒸餾得到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麥等谷物發酵釀制后蒸餾而成的;朗姆酒則是甘蔗酒經過蒸餾而成的。
我國古代文獻中蒸餾酒的主要稱謂有:燒酒、燒春(唐宋),阿刺吉酒南番燒酒、軋賴機(元代),法酒、火酒(明代),汗酒、氣酒、酒露、高粱酒(清代)等,白酒和老白干是現代的說法。用來描述蒸餾這一過程的詞語則有“蒸酒”、“燒酒”、“吊酒”“烤酒”等。對于蒸餾器具的稱呼則有“蒸鍋”、“燒鍋”等。
需要注意區別的是,黃酒過濾后的酒糟經過二次發酵和蒸餾所得的蒸餾酒,被稱為糟燒酒,也有稱之為酒汗的。
蒸餾酒因其酒精含量高,雜質含量少而可以在高溫下長期進行保存。通常情況下可以保存5年~10年,就算在開瓶使用后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時間而不變質。所以在酒吧中,烈酒可以散賣、調酒甚至是經常開蓋而不必去考慮其是否會變質。
上一篇:酒美尚需識者品---品鑒茅臺的五個步驟
下一篇:釀造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