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保衛,男,生于1956年,浙江紹興人,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先后榮獲紹興黃酒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紹興市直輕工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紹興市直國資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傅保衛,19歲進入沈永和酒廠,扶學徒做起,27歲時成為當時沈永和酒廠最年輕的副廠長。此后,他一直在這個酒行業中,從副廠長、廠長,銷售經理、合資公司總經理一路向前走,每一個崗位他都干得有聲有色,成績斐然。在他當沈永和酒廠廠長兼書記期間,上項目、修廠史、拓市場,有力地推動了沈永和酒廠的發展,打響了百年老字號——沈永和這個品牌,使之風靡大上海;在他擔任銷售公司總經理期間,有力地推進了古越龍山全國市場的網絡布局、新產品的開發大膽改革工藝花雕酒的包裝,讓傳統產品再現活力;在他擔任中日合資紹興果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書記期間,帶領這個企業走出困境,效益連年遞增……
1975年,年輕的傅保衛進入紹興沈永和酒廠工作。
當年的沈永和酒廠坐落在紹興郊區偏門鑒湖街177號,廠區占地面積50余畝,職工84名,年產黃酒3600噸。釀酒生產方式尚處在人背、車拖、肩挑的原始狀態。
年輕的傅保衛為了盡快適應工廠的工作環境,學徒前三年,家住市區的他基本吃住在廠里,除完成本職工作外,還經常參加車間勞動,學習黃白酒生產技術。由于他勤奮好學,不怕辛苦,得到領導和師傅們的一致好評。
從學徒到統計員到生產科科長再到副廠長,傅保衛僅用8年時間完成了事業上的三級跳。1983年7月,因工作出色,27歲的傅保衛被任命為沈永和酒廠副廠長,成為當時紹興釀酒行業最年輕的副廠長,分管企業管理和供銷工作。從此更大的人生舞臺在傅保衛面前徐徐展開,傅保衛如魚得水,一展身手。
1991年,沈永和酒廠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為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紹興黃酒的規模檔次,傅保衛負責爭取項目工作,他多次到浙江省輕工廳向廳有關領導匯報工作及企業發展要求。在輕工業部、浙江省輕工廳、省計經委和國稅總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沈永和廠先后兩次征用土地100余畝,投入資金2000多萬,新建了車間廠房,引進了現代化的灌裝流水線,使生產能力迅速提高到20000余噸、瓶酒灌裝能力10000余噸。自此,行業競爭力躍上新臺階。
1994年8月紹興市釀酒總公司與紹興沈永和酒廠強強聯合組建成中國黃酒龍頭企業——紹興黃酒集團,從此,“沈永和”和“古越龍山”成了集團公司的兩大支柱品牌。
1982年,當酒廠開始有了少量的銷售自主權后,為了打響品牌,傅保衛負責沈永和酒廠的商標注冊工作,并自己動手設計了沈永和酒的商標。
當時,廠里成功開發了浙江省第一只38度低度蘭亭白酒。為了使新產品有一個好包裝,傅保衛與浙江省輕工廳的設計人員合作設計了以蘭亭為背景的包裝酒盒。格調高雅,文化底蘊深厚,一舉獲得了1985年度由中國包裝技術協會頒發的華東地區優秀獎,另有東方名酒及組合紹興酒兩只新包裝也同時獲得浙江省輕工業廳頒發的四新產品獎。
沈永和是一個老字號,但其發展歷史在當時沒有人能說得清。1989年5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傅保衛遇到了沈氏的后人,勾起了傅保衛發掘這段歷史的欲望。于是,傅保衛利用業余時間走訪了解沈永和酒廠在解放以 前的人和事,經過多方考證,整理并寫出了沈永和酒廠近萬字的廠史資料。讓百年老廠——沈永和酒廠百年歷史重現。
沈永和酒廠創業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紹興黃酒行業中歷史最悠久的著名酒廠,很早就擁有“行銷中外,馳名遐邇”的金字招牌。
沈永和創始人沈良衡,年輕時在紹興以沿街挑賣老酒、醬油為業。康熙三年,創辦了一家釀坊,既釀酒又做醬油,并取“永遠和氣生財”之意,命名為“沈永和釀坊”。
傳至第五代沈酉山時,釀坊逐漸擴大,遂改名為“沈永和酒坊”,從此專營釀酒。沈酉山從祖傳的雙套母子醬油的釀造方法中得到啟發,反復試制,在清光緒18年(1892年)成功地用精白糯米為原料,以元紅酒代水的獨特釀制方法,釀出甘醇芳香的上乘美酒——善釀酒。從此,紹興酒又多了一個名品。
清宣統二年(1910年),沈永和墨記酒坊釀造的善釀酒,作為紹興酒的代表,參加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展覽,獲得清政府頒發的特等金牌,為紹興酒爭得了第一枚金牌。1929年在杭州舉辦的”西湖博覽會”上沈永和的善釀酒再獲金獎。從此,“沈永和”聲名遠揚。
沈永和歷經沈氏家庭六代人的努力,由一個小釀坊發展成為一個集釀酒、酒店連鎖經營于一體的大型釀酒作坊,并為紹興酒奪得第一枚國際金獎。該歷史的發掘,讓百年老字號——沈永和重新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為打響品牌,20世紀80年代初,傅保衛還策劃了沈永和瓶酒“壇壇手工、瓶瓶名優、百年老廠、國際金獎”的廣告語,同時依靠上海糖煙酒系統、糧油系統、蔬菜系統三大銷售渠道,在上海建立銷售網絡,依靠傳統工藝、上等質量、良好口碑,使沈永和花雕酒在上海迅速打開市場,風行上海灘。
1994年8月,經紹興市人民政府批準,市區最大的釀酒企業“紹興市釀酒總廠”和百年老廠“沈永和酒廠”兩家強強聯合,成立了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傅保衛作為黃酒集團公司董事負責主持合并后的原沈永和酒廠黨政工作,任廠長兼書記。兩廠合并后,崗位大大超編,需要精簡,管理人員人心浮動。面對現狀,作為黨政一把手的他大膽開展管理,并主動做好耐心熱情的政治思想工作。20多名精簡下來的管理人員都做了妥善的處理和安排,沈永和酒廠的生產和工作秩序迅速恢復正常,使黃酒集團公司成立后達到了平穩過渡、生產正常的目的。沈永和酒廠的生產、管理、質量、安全工作在整個集團中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先進集體稱號。
1997年,由于沈永和酒廠黨支部開展黨員凝聚力工程工作出色,市委組織部專門來人總結經驗,推薦登載在《大地》黨刊上。同年,廠黨支部被市委命名為紹興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1997年,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發行上市,傅保衛進入股份公司董事會班子。
1998年7月,傅保衛到古越龍山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擔任總經理職務。從負責企業內部生產管理到負責公司營銷管理,角色的轉換給傅保衛帶來了新的挑戰。
當時,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公司分管銷售副總經理和銷售公司總經理相繼離開了古越龍山。面對這一困難局面,傅保衛不畏艱難,分析了解整個銷售公司現狀。在集團領導的支持和全體銷售人員的配合下,調整組織機構及人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很快恢復了工作秩序。在人員缺、投入少的情況下,當年實現銷售3.88億。為盡快適應這一崗位,他在勤跑市場、走訪客戶的過程中,對市場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他認為黃酒要有大發展必須走出去。并陸續在福建、廣東、北京等地加強銷售力量,擴大網絡布局,為以后的古越龍山全國化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公司領導的支持下,借鑒其他酒業的做法,古越龍山與客戶建立了基于雙贏的“風險保證金制度”,這一制度的出臺,不僅降低了公司的銷售風險,對客戶也帶來了激勵和制約作用。
在與營銷人員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傅保衛時常告誡營銷人員:“誠信是經營之本”。市場有風險,工作需踏實。兩年的銷售工作壓力使傅保衛頭上添了不少白發,臉上有了許多皺紋,但令人欣慰的是整個古越龍山的銷售開始有了起色。新產品、新包裝也陸續推出。傅保衛感到最為得意的作品是:他對幾十年來一成不變的紹興工藝花雕酒包裝做了開創性的改革,整個包裝從顏色、圖案、文字說明、外語翻譯,他都認真推敲,常常和設計人員坐在電腦前進行討論、修改。此酒包裝一經投放市場,古越龍山公司的花雕酒銷量和效益大幅增長,還帶動了整個紹興酒行業的花雕酒包裝變革。事實證明他為紹興工藝花雕酒擴大銷售做出了一份貢獻。傅保衛還十分留意市場信息,一次他在走訪客戶時,獲得一個信息:有一家酒廠生產的塑料壺裝白酒很好銷,客戶認為憑“古越龍山”的名氣,要是也有這種品種,銷路肯定很好。傅保衛馬上向股份公司領導做了匯報,并立即自己動手設計了糟燒白酒、糟香白酒、陳香醇黃酒三只新標貼。產品一經投放市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深受經銷商和消費者歡迎。如今這幾只大眾化產品都已是年銷售幾千萬的主導產品。
2000年7月,傅保衛調任紹興古越龍山果酒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兼書記。這是一家成立已兩年的中日合資企業。當時,果酒公司條件十分艱苦,40多名員工,簡陋破舊的車間及一些陳舊落后的設備,年銷售僅100多萬,品種單一,業績虧損。面對這一困難狀況,傅保衛又一次迎難而上:基礎薄弱,通過革新改造;品種單~,通過開發設計;人員缺乏,進行招兵買馬;最重要的還是凝聚低落的員工士氣。通過半年多的努力,當年扭虧為盈。兩年后在合資雙方的密切配合下,傅保衛帶領果酒公司員工走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銷售和利潤有了大幅增長,銷售上千萬,利潤上百萬,令合資雙方都感到滿意。如今的果酒公司已是國內果酒行業的知名骨干企業。
2004年,因城市規劃,老廠實行搬遷,集團公司在紹興市袍江工業開發區征用了二百畝土地重建新的果酒公司和古越龍山第二釀酒廠。規劃伊始,傅保衛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和合資企業需向國際接軌的要求,大膽提出按國際上先進的食品生產工廠HACCP要求進行硬件設施建設。傅保衛帶領廠內有關人員參觀考察省內外一些先進的食品加工出口企業和酒業同行,一次次取經參觀,新工廠的構想藍圖已逐漸在他心中形成。傅保衛和他的同事們提交了工廠設計的可行性基礎方案。事實證明這一步又率先跨出了紹興釀酒行業的第一步,從而帶動了整個紹興釀酒業生產硬件建設提高和作業環境的大改變。古越龍山果酒公司率先在紹興釀酒企業導入HACCP體系認證的做法,得到了紹興市商檢局、紹興市衛生監督所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廣。
食品安全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是每一家食品生產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古越龍山果酒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其產品主要出口日本市場。2006年5月29日,日本實施了據稱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嚴格的食品安全制度——《一律肯定列表制度》,它的出臺對食品安全性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國外食品安全性標準就是企業的生產產品標準。傅保衛意識到原料標準化基地管理生產是實現產品質量安全的根本之策,也是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有效形式。于是,從2005年開始,陸續在上虞章鎮、紹興王壇、嵊州里南等地建立了1000多畝無公害青梅原料基地。對基地實行定區塊、供農藥、先檢測、后收購“四要素”模式,這樣使“古越龍山青梅酒”裝上了原料“安全閥”。
從田頭到餐桌,古越龍山果酒公司全程打造安全優質青梅酒,確保食品安全。這一做法得到了日本合作方的充分信任與肯定。
2006年8月份,古越龍山果酒公司中層干部聘任完畢,經過職工測評和考察,有四名大學生脫穎而出,任職所在部門助理。大學畢業短短幾年就成為管理骨干,這在整個公司也是不多見的,一時成為美談。
現代化的企業要導入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而管理的關鍵在于人,在于有一支高素質有文化有技術的員工隊伍,有一個有凝聚力的戰斗集體。但近些年來酒廠由于傳統生產,技術要求不高,在企業里農村工和臨時工起到主要作用,正式職工隊伍青黃不接,大中專畢業生,特別是專業對口的年輕技術、管理人員更加缺少。對此,作為企業領導,傅保衛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如何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員工隊伍中去。他多次向集團公司領導建議面對嚴重老化的員工隊伍,急需招收新員工,為了古越龍山公司可持續發展,必須招進大學生、留住大學生,他率先在果酒公司提出:“不看資歷看能力,不拘一格選人材”的口號。培養和選拔優秀大學生擔任企業中層,還倡導“關愛職工、忠誠企業、回報社會”的辦廠理念。如今,近年來新招入的2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已成長為古越龍山果酒公司中堅力量。
目前,紹興古越龍山果酒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的成員和專業果酒生產企業,其規模和產品已步入現代企業行列,2005年該公司所生產的果酒產品獲得了中國釀酒工業協會頒發的“全國酒類產品質量安全誠信推薦品牌”稱號,浙江省衛生廳也向公司頒發了“食品衛生等級A級單位”的證書。第二釀酒廠所生產的味淋酒和清酒也從半成品出口向成品出口。通過八年來的辛勤工作,企業擴大了,產量也翻了幾倍,銷售已超千萬,利潤也上了百萬。
30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可在傅保衛的人生之路上,卻留下了許許多多不可磨滅的記憶。與酒有緣,對傅保衛來說并不十分全面,因他不善飲酒,可子承父業卻是真真實實的,他父親在解放后1956年重新恢復籌建沈永和酒廠的過程中算是前輩。紹興酒有酸、甜、苦、辣、澀這五味!叭松缇啤边@是傅保衛工作三十幾年的深刻體會。形容是樸實的,但細細琢磨真還有些道理。是啊,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用心做事,平淡做人”則是他這些年來牢記的“座右銘”。
1975年,進入紹興沈永和酒廠當學徒;
1983年,任紹興沈永和酒廠副廠長;
1994年,任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董事,沈永和酒廠廠長、書記;
1998年,任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司董事、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銷售公司總經理;
2000年至今,任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日合資紹興舌越龍山果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書記,兼古越龍山第二釀酒廠廠長。
《紹興酒生產技術現狀及發展》發表于《釀酒科技》;
《三百年金字招牌——沈永和酒廠》發表于《紹興酒文化》;
《話說紹興女兒酒》發表于《外貿與商檢》;
《紹興酒文化淺淡》發表于《中國酒文化》;
《今日酒鄉行》發表于《實踐與研究》;
《淺談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及途徑》發表于《實踐與研究》;
《百年酒鄉話酒缸》發表于《紹興古今談》;
《探索國有企業政研工作新思路》發表于《實踐與研究》;
《發揮優勢、拓展紹興酒名牌之路》發表于《質量月刊》;
《紹興釀酒業現狀及發展策略思考》發表于《永遠的古越龍山》;
《紹興酒文化之品牌篇》發表于《中國酒》;
《紹興黃酒新材料灌裝技術探索》發表于《酒·飲料技術裝備》;
《黃酒設備的現代化進程趨勢》發表于《酒·飲料技術裝備》;
《淺談釀酒行業建立食品防護計劃的重要性》發表于《中國黃酒》;
《從食品安全危機中尋找管理創新機遇》發表于《中國酒》。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