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社會的人最初是以貨物交換來完成商品交易的,后來有了錢幣,就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和發展。生產了酒,就有需要酒的,自然就要進行商品交換,酒肆自然也就應運而生,成為酒類買賣的專業場所。酒肆又稱酒家、酒務兒、酒店。檔次高級一些的稱為酒館、酒樓。在酒肆干活的稱為酒保。
中國進入農業社會后,居民居住比較集中和穩定,并且逐漸形成一些較大的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分工也越來越多樣化,以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這時各種商品交換的市場就出現了。
《周禮·天官·內宰》說:“凡建國,佐后立市,設其次,置其敘,正其肆,陳其貨賄。”
所謂“建國”,就是筑城。周朝人在筑城后即劃出‘塊地方設“市”(市場),市有“肆”,專門陳列出賣貨物的場地或店鋪和作坊,酒肆就是其中的一種,不過是專門經營酒類的。酒在中國古代直至現在,都是非常重要的商品,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酒肆賣酒并為顧客提供飲用器具及各種服務,在發展中也隨酒肆的形式變化有各種名稱的變化,如酒舍、酒壚、酒家、酒樓、酒館、酒店等。據文獻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酒肆!尔i冠子一世兵》記載:“伊尹酒保,太公屠牛”,商朝開國的功臣伊尹曾經當過酒保,周朝的開國功臣姜太公曾經殺過牛,這在當時都是低賤的工作!对娊洝酚校骸坝形季莆,無酒酤我”,就是家中有酒趕快倒給我,要是沒有酒就趕快去買!墩撜Z》其中也有“酤酒,市脯不食”。也許是因為不能表達誠意,孔夫子說不飲市場上買來的酒,不吃市場上買來的肉?梢韵胍姰敃r的市場應該比較繁華,酒肉都可以隨時買到!赌印泛汀俄n非子》中也都有酤酒的記載。
當時喜歡在酒肆喝酒的人中,最有名的當屬荊軻和高漸離這兩個人了。荊軻飲酒再多,臉色不變;高漸離則喜歡飲酒擊筑。兩個人整日飲酒,喝過酒就高歌而行,不顧市人側目。整日流連酒肆,說明當時不僅酒肆可以賣酒,還可以入內飲酒,應該與今天的酒店相仿了。也許是因為天上有酒旗星的緣故,酒肆的外面一般都會懸掛一個酒旗,這也應該是最早的戶外廣告了,它使人很遠就能看到飄揚的酒旗,想到飄香的酒氣,而垂涎欲滴。另外,當時雖然是封建割據,但人員還可以自由流動,孔夫子不用護照也可以周游列國,經商的人經常在幾個國家的之間走動,使得酒肆也要具備更多的功能。
到了漢代,漢高祖就是一個酒徒,在沒有建國登基之前,整日與一幫朋友混跡于酒肆,到了治理天下時自然不會與酒為難!稘h書·食貨志》記載:“酒家開肆待客,設酒壚,故以壚名肆!薄稘h書’司馬相如傳》記載:“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在酒肆飲酒,還會有下酒的菜肴,拐走富家美人的窮困大才子司馬相如,自然要親自動手洗涮杯盤了。
《南史’顏延之傳》記載他喝酒的逸事:“文帝嘗召延之傳詔,頻不見,常日到酒肆裸袒挽歌,了不應對!鳖佈又僦羾蛹谰疲匚缓芨撸上袼@樣有身份的官吏也經常跑到酒店去喝酒,喝多了還要光著膀子高唱喪歌。《南史·謝幾卿傳》記載:“嘗預樂游苑宴,不得醉而還,因詣道邊酒壚,停車褰幔與車前三騶對飲,觀者如堵,幾卿處之自若。”剛參加完朝廷舉辦的宴會,還猶有不足,就跑到酒店去與駕車的牲口去對飲,也就是借酒才會這樣放浪形骸。
唐朝有萬國來朝的氣派,也正好與酒的品性相符,所以詩酒大唐在歷史上留下赫赫盛名。唐朝時期的大小酒肆遍及全國城鄉,高樓百尺酒旗鮮亮。正是“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大好河山,一片酒旗招展,非常有趣,這就是當時的最好寫照。在京都長安和東都洛陽甚至有很多西域胡人開設的酒肆,金樽蕃釀、胡姬侍酒是吸引酒客的一種手段。異域風情的酒肆,加以胡樂,婀娜的胡舞,高鼻大眼的胡姬,總會讓那些風流才子、貴族子弟流連沉迷。漢族人也不會坐失良機,自然也會讓妙齡女子當壚,酒香脂香交融,以此做最好的酒旗招牌。“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這樣的情景,甚至比酒香還要奪人心魄。
平民成了酒肆的土客,那些辛苦的漁父、樵翁、落魄舉子、小商人等坐在小酒肆里,或則品嘗美味,或則借酒澆愁,盡顯人間百態。
唐朝實行宵禁,到了宋朝就巳松弛,有專門的酒務官員負責征收酒稅,鼓勵經商,《水滸傳》中就有很多酒肆、酒樓的描寫。三碗不過岡的景陽岡酒店,十字坡張清的黑店等等,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料。當時不僅很多酒肆可以通宵經營,很多的節日夜市活動也成為商業交流的好時機!叭ツ暝箷r,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睔W陽修的這首詞寫出了情人的思戀,也寫出了夜市的熱鬧繁華。宋朝經濟發達,有錢的人大多喜歡出來尋歡作樂,最好的場所就是酒樓了。在一些高級的酒樓,客人不僅可以享受音樂的高雅,美酒佳肴的口味,也可以與美女把酒言歡,共度良宵。這樣的酒樓,外面都要懸掛一盞紅梔子燈,在夜晚令人想起燈紅酒綠佳人笑。宋代著名詞人柳永就有很多風塵女子朋友,他追求功名不成,轉而沉溺于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中逍遙快樂,尋找寄托。他寫出了很多纏綿溫柔的詞,供這些女子在酒樓妓院演唱,并風靡全國,窈窕少女紅牙拍板低吟柳永的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進入元代之后,很多人因為宋朝有酒務官,都把酒肆叫做酒務兒。在酒肆門前懸掛草稕,把一些禾稈捆成一束,懸掛起來作為酒招。
元代周德清在《紅繡鞋·郊行》中吟道:“茅店小斜挑草槨,竹籬疏半掩柴門,一犬汪汪吠行人。題詩桃葉渡,問酒杏花村,醉歸來驢背穩。雪意商量酒價,風光投奔詩家,準備騎驢探梅花。幾聲沙嘴雁,數點樹頭鴉,說江山憔悴殺。”
到了明代,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繹濟進一步繁榮,酒肆的生意更加繁盛,飲酒的場所也不斷分化出各種等級,有平民百姓流連的小酒肆,也有達官貴人出入的高級酒樓。高級酒樓的裝飾氣派典雅,富麗堂皇。名人題寫的匾額,眼光勢力的酒保,隨時待招的歌舞伎女,昂貴的消費,出入的官吏富賈,使很多小市民望而卻步。
明代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一個重要歷史階段,酒肆不僅供人飲酒買樂,也成為很多人社交的重要場所。酒肆內八方客人云集,五行八作匯聚,三教九流出入,在當時社會也是傳遞社會新聞、交流商業信息的重要場所。
清朝建立之后,酒肆得到更大的發展。尤其是豪奢鋪張的八旗子弟,他們一出生就吃官俸,衣食無憂,自然就要流連于茶樓酒肆以消磨光陰。八旗子弟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每日消閑自然就會在吃喝玩樂上下工夫,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酒肆的發展。北京的各種酒樓、小酒肆不計其數。到了清末民初,很多西式酒樓餐館也在沿海城市設立。由中國人和外國人開設的番菜館,提供英法菜式、俄國菜式、德國菜式、日本料理等服務。這時的酒樓服務職能也有一些變化,有些高級酒樓,只針對高官富賈包辦酒席提供高檔服務,有的備有戲臺,可以在里面唱堂會,一般人很難踏進酒樓的殿堂。
其余的的酒肆、酒樓也有高中低檔之分,就如同現在社會,既有應時小吃,又有親朋聚會的普通飯店,還有宴請貴賓的高級酒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