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圖紅酒是法國拉圖堡所出產的紅酒。在法國,拉圖堡是一個早在14世紀的文獻中就已經被多次提及的古老莊園,但是其直到16世紀時才開墾成為一個葡萄莊園。1670年,這座古老的莊園被法王路易十四的私人秘書戴·夏凡尼買下來,后來這座莊園的所有權就一直在法國的上層貴族之間轉手。1677年時,拉圖堡被戴·克勞塞所購買,1695年時戴·克勞塞的千金瑪麗特·麗絲·克勞塞嫁給尼古拉·亞歷山大·西格爾侯爵的時候,拉圖堡是其中的一件陪嫁品。
那個時候,西格爾家族是波爾多地區的名門望族,他們擁有著拉菲酒莊等幾家著名的酒莊,尼古拉·亞歷山大·西格爾更是被大家稱為“葡萄酒王子”。此后,西格爾家族又掌管了拉圖堡將近300年,之后隨著該家族的衰落和法國大革命的興起,拉圖堡又多次易主。1841年,伯蒙家族成為擁有拉圖堡的三大股東之一,由于當時拉圖堡的股東多達60多位,為了不再讓拉圖堡因為繼承的問題而導致股份的瓜分,所以伯蒙家族就依法成為其法人了。到了1963年時,伯蒙家族不愿意把拉圖堡每年所獲得的利潤再分配給諸多的股東,于是就將該酒莊79%的股份出售給了英國的波森與哈威兩大集團,后來又將出售的股份追加到了93%。這個消息傳出之后,震驚了整個法國,這種行為被視為無異于賣國行為。
英國公司雖然購得了拉圖堡,但是英國人完全相信“內行”的領導,將酒廠交給釀酒大師加德爾全權處理。加德爾也不負所托,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使得拉圖堡脫胎換骨,獲得了勃勃的生機。
加德爾改革計劃之一是引進一種可以控制溫度、控制發酵進度,而且可以容納高達14000公斤葡萄的不銹鋼槽。雖然此舉曾一度引起業界的質疑,但事實證明加德爾的做法是正確的:現代化的發酵方式要比傳統方式要減少一半的時間(7天~10天),也改善了拉圖紅酒的高度澀感與必須放置10年以上才可以入口的問題。在不銹鋼槽完成發酵后,酒液又會在全新的木桶內醇化20個月至兩年不等。由于拉圖紅酒在年份不好的時候會加強對葡萄的篩選工作,所以較差年份的拉圖紅酒仍然能夠保持相當高的品質。
加德爾的第二個重要決定是釀造次等酒,這就是所有副牌酒(二軍酒)中品質最好的“拉圖之堡壘”。少部分的“拉圖之堡壘”是由沒有達到拉圖紅酒水準的正牌酒所淘汰下來的,大部分是由酒莊的另外小塊葡萄園所產的葡萄釀造的。這種酒首次釀造于1966年,1972年正式上市。該酒雖然不是正牌酒,但是其釀造過程卻一點也不馬虎,所以其口感必須等到醇化后才能成熟。
1989年,里昂聯合集團(這時已經入主哈威集團)的老板出資2億美元,把在波森集團手中的股份購回,按照當時的葡萄園面積折算,每公頃葡萄園的單價就值1400萬法郎,也就是每株葡萄1800法郎,因此它被譽為當時全球最昂貴的酒莊。
1990年拉圖堡更是推出了三軍酒(三軍酒也叫三牌酒,釀造三軍酒的葡萄不一定是來自該酒莊的葡萄,可能是收購的其他葡萄園的葡萄所釀的酒,然后在該酒莊釀造,并貼上該酒莊的三軍酒的商標,相對來說質量較差),這種酒的卷標只有一個堡壘圖像,名稱只有一個簡單的“波儀亞克”,另外在卷標下行以小字體標明是在拉圖堡裝瓶。
1993年,法國春天百貨公司的老板弗朗索瓦·皮諾爾以8600萬英鎊買下了拉圖堡的主控權。
通常來說,拉圖紅酒要比木桐紅酒、拉菲紅酒與瑪歌紅酒需要更長的醇化期,它至少需要經過10年~15年才可以度過“青澀期”。成熟后的拉圖紅酒有非常豐富的層次感,豐滿而細膩。
拉圖紅酒有濃濃的煙熏和烘烤氣味,還有薄荷、松露菌、皮革、黑櫻桃和礦物質氣息。其酒精度為12.5%,含有豐富的單寧,后勁凌厲,有著高雅的純粹和黏稠度,在剛猛之余競又帶著一絲溫柔,充滿了奇妙的層次感,是一種剛柔并濟、有著復雜味道的美酒。此外,它還可以搭配中餐,適宜搭配酸辣或是椒香口味的川菜、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