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杯:杯口向里傾斜的郁金香形狀,可以將酒中慢慢散發出的芳香集中在杯口區域。細長的杯腳便于把持,并不至于因手溫影響引起酒的溫度上升變化。
侍酒溫度:最適合的狀況——氣泡葡萄酒,4℃-7℃,白葡萄酒,7℃-10℃,桃紅葡萄酒,10℃-12.5℃,紅葡萄酒,12.5℃一15.5℃,濃郁型紅葡萄酒,15.5℃-18℃。過低溫度會影響風味并抑制芳香物質揮發,而過高的溫度則會使酒嘗起來索然無味。
酒塞:在飲用半小時前開啟,讓酒與軟木塞之間的無害異味消散。T形鉆是基本工具,而酒侍刀則是最常見和最好用的專用工具。拔除前,應該仔細拔除瓶口膠帽,用布擦拭干凈。
換瓶:濃郁型的紅葡萄酒越陳味越醇厚,如果因裝瓶時間太短、儲存年限不夠因而口感尚未達到巔峰狀態,應將酒瓶提前數小時開啟甚至換瓶,使酒液充分接觸空氣以增加香味和加速成熟變得柔順。
換瓶方法:將需換瓶的酒事先靜立幾小時,讓沉積物集聚瓶底,輕輕將酒倒入另一類似水瓶的酒樽中。
品酒前的準備:品前,用凈水漱口;記錄下對不同的酒的印象;不吃有異味的東西;不擦香水,以免干擾酒香。
鑒賞:酒色能顯示葡萄種類、酒的成熟程度以及陳釀時間長短。新酒比陳酒有光澤。透明度也很重要,混濁可能因為攪動了沉淀物,但也許是有瑕疵。
白葡萄酒:從無色透明到深金色,但大部分是淡黃禾桿色。陳釀時間越長,顏色越深。顏色較淡的產自涼爽地區,顏色深的則出自溫暖區域。新酒可能染上綠色,棕色一定是壞了。
紅葡萄酒:從粉紅到近似黑色,主要由品種決定。越陳越有光澤,邊緣呈棕色且顏色越淡,說明越成熟。
平衡、濃度和架構:葡萄酒的鑒賞,應該從酸度、酒精度、香味和單寧酸這四種因素來考慮。酸度應適宜,不足會導致酒味淡,不持久,相反過高則會使酒粗糙、辣口;酒精含量即酒的濃度,不同的酒香味不同,如有的傾向于果香、花香,有的則呈現燒烤的香氣;單寧是葡萄皮中包含的物質,含量過高會有澀味,白葡萄酒不合單寧。這四種因素協調均衡的酒就是平衡感好的酒。而架構則表示的是酒中果味和酒精味協調后的混合味。
風味:酒芳香和味道能增加飲酒經驗和樂趣,也會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比如貴府酒中有較強的蜂蜜味道,柔軟紅色水果味能暗示黑比諾葡萄的存在。
品嘗飲酒順序:一般順序為,普通酒、高價酒、干型酒、甜酒、清淡、醇厚、新酒、陳釀。
存放:涼爽、潮濕、陰暗的地下室是理想的存放場所。
角度:呈水平狀存放,使木塞能夠與酒保持接觸而濕潤,充分膨脹,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
溫度:存儲的最佳溫度為11℃,但5℃- 18℃的溫度也不會對酒有損害。應盡量避免短期的溫度波動。
存放期:一般說來,價格低廉的普通葡萄酒應在釀制后的一兩年內喝完。而昂貴的葡萄酒如優等紅酒適合長時間儲藏,一般20年以上才會處于巔峰狀態。
上一篇:何謂開胃酒?列舉其若干產品
下一篇:常用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