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事記:
1966 年“文革”開始以后,茅臺酒原出口商標“飛天牌”因采用敦煌壁畫的飛天圖案,有“四舊”嫌疑被停用。經討論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茅臺,它是六七十年代的特殊產物,為當年“飛天牌”外銷茅臺的變身,在茅臺酒收藏系列中較為罕見。目前可見的“葵花牌”茅臺出現在 1969 年以后,最晚約見于 1983 年。可分為“文革”期間和“文革”以后兩個階段。
“文革”期間的“葵花牌”茅臺酒分為:①外包棉紙、瓶口系飄帶、500 克裝“葵花牌”茅臺酒;②外包棉紙、瓶口系飄帶、250 克裝“葵花牌”茅臺酒;③瓶口系飄帶、125克裝“葵花牌”茅臺酒。“文革”以后的“葵花牌”茅臺酒分為:①外包棉紙、無飄帶、“三大革命”背標、500克裝紅膠套“葵花牌”茅臺酒;②外包棉紙、無飄帶、“三大革命”背標、500 克裝透明膠套“葵花牌”茅臺酒;③外包棉紙、無飄帶、“三大革命”背標、250 克紅膠套裝“葵花牌’茅臺酒;④外包棉紙、無飄帶、“1975 年版外銷”背標、250 克紅膠套裝“葵花牌”茅臺酒;⑤外包棉紙、無飄帶、1983 年封套有“茅臺”暗記、250 克紅膠套裝“葵花牌”茅臺酒;此外還有一些特殊品種,如“葵花牌”與“五星牌”兩層同時粘貼的品種。
1971 年產量為 375 噸,其中出口銷量為 160.4 噸。
1972 年產量為 550 噸,其中出口銷量為 117.9 噸。
1973 年產量為 606 噸,其中出口銷量為 120.4 噸。
1974 年產量為 664.5 噸,其中出口銷量為 36.2 噸。
點評:四海絕品,釀天地之精英;五洲珍奇,貫華夏之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