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
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前身是江蘇湯溝酒廠,是中國白酒骨干企業,江蘇著名的“三溝一河”之一,位于中國神奇浪漫之都、孫悟空老家---連云港市南大門、全國百家名鎮、名酒之鄉湯溝鎮,屬國家名優酒廠、江蘇白酒代表企業。公司占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建有省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有國家級白酒評委3人、省級白酒評委5人。企業通過了ISO2000國際質量體系、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ISO10012國際計量體系認證。
老樹新花春正濃,傳承守創酒更香。企業已率先完成民營股份制改造,正以新的機制、新的理念、新的追求,駛向新的彼岸。“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的回味,讓人們穿越了歷史的時空,體驗到古今一致的經典享受。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優秀品質、價值追求、文明行為、信譽形象的集中體現。湯溝兩相和的高速持續發展,得益于黨的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得益于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和全體湯溝兩相和人的共同努力,而且也得益于企業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多年來,集團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湯溝兩相和企業文化。
“和”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禮之用,和為貴”,“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見諸經傳:“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眾口相傳。廉藺和好,國家安定;昭君出塞,民族團結。以和氣,聚人氣,謀財氣;以人贏,求已贏,保雙贏,已成為通行的經營理念。
天,自然萬物;地,世間萬物;人,蕓蕓眾生。天地人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對人與天、人與地以及人與人相和的高度概括。因為存在于人與其他事物之間,所以也就是人與事物兩者之間的“兩相和”。明者,智者,仁者,是一個循序漸進的人生過程,又是各自獨立的人生成就。能夠集明、智、人三者于一身的,是與天、地、人都能相和的人,這就是湯溝兩相和倡導的文化理念。
企業歷程
湯溝大曲起源于北宋年間,成名于明朝末年。據海州志記載,早在宋時,湯溝就有了釀酒作坊。相傳在北宋年間,山西有位釀酒名師黃玉生出門遠游,途經湯溝,見一鱉狀池塘,因塘內有一只很大的酒鱉而得名“鱉大汪”,便在這池塘邊挖了一口井,滲出的水清涼甘爽,引水釀酒,芳香濃郁,獨具一格,故此井得名“香泉”。黃老翁在這里辦起了“玉生糟坊”。從此,湯溝鎮名師云集,糟坊眾多,鼎盛時有13家糟坊。
到了明朝末年,南來北往的小販們把湯溝酒銷往全國各地,又帶來了各地的土特產品,使湯溝鎮逐漸富庶起來,湯溝大曲經當時的濱海縣殷福記商號遠銷日本和東南亞一帶,湯溝酒開始為世人所矚目,清著名戲劇家、詩人洪升北上山東曲阜,會劇友孔尚任,途經湯溝古鎮,在品嘗了湯溝美酒之后,揮毫寫下了“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之名句,一時傳為佳話,湯溝大曲更是享譽四方。
在13家糟坊中,以義苑糟坊和玉生糟坊最為出名,1915年湯溝大曲曾榮獲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銀質獎,1924年,經國民黨中央政府實業部命名為義苑永記酒廠,但在那戰亂頻繁、連遭災荒的舊中國,湯溝大曲即便有“開壇十里香”之美譽,也難逃歷史厄運。解放前夕,13家糟坊風雨飄搖,后來只剩下7家,也瀕臨倒閉,湯溝古鎮幾乎酒斷香消。
新中國成立后,灌南縣人民政府聯合原7家糟坊,在香泉井的舊址上成立了地方國營灌南湯溝酒廠。60年代后期,湯溝酒廠發展緩慢。直到1974年,當時的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視察灌南縣時才發現了這塊歷史瑰寶,批示要大力發展湯溝酒生產,才使湯溝酒廠真正成為一個獨立核算企業。但當時只有一副甑桶,28名職工,年產曲酒幾百噸。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湯溝酒廠走上了騰飛之路,產量連年翻,效益逐年增,質量逐年提高。中共灌南縣委、縣人民政府連續四期的技改投入,為湯溝酒業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1979年起,湯溝大曲聲譽鵲起,在省和國家歷次評比中頻頻獲獎。
1986年,地方國營湯溝酒廠經省有關部門批準更名為“江蘇湯溝酒廠”,2001年6月改制為國家控股的“江蘇湯溝酒業有限公司”,2004年9月,湯溝酒業進行了產權制度的根本改革,實現了從國有到民營的歷史性跨越。成立了以全新機制運作的“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
主要榮譽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